[发明专利]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3640.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厉建华;王红军;许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襄阳市襄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2223 | 代理人: | 李富维;罗绍军 |
地址: | 4411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纵梁 衬砌台车 顶升油缸 底座 电动行走 无轨式 电动行走装置 两端铰链 轨道 立柱 焊接 | ||
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其特征是:在衬砌台车装置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下纵梁和结构相同第二下纵梁,分别将第一顶升油缸和第二顶升油缸的两端铰链装在第一下纵梁上方的立柱和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上;分别将第三顶升油缸和第四顶升油缸的两端铰链装在第二下纵梁上方的立柱和第三底座、第四底座上;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焊接在衬砌台车装置底部的第一下纵梁和第二下纵梁下面;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分别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电动行走装置和第二电动行走装置,组成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隧道工程台车,特别涉及一种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隧道施工中普遍所使用的液压台车均采用轨道式电机带动行走,需要单独铺设纵向的钢轨作为行走轨道,单独铺设的轨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隧道液压台车在铺设的轨道上进行纵向的前进或后退动作时仍存在移动不方便、效率低下及操作困难的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隧道衬砌液压台车的工作效率。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铁路隧道工程台车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且行走机构简单灵活,施工效率高、使用成本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包括衬砌台车、下纵梁、底座、顶升油缸、轨道、支撑座、滑轮座、齿轮、链条、卷筒、钢丝绳、滑轮、发电机和减速机。
所述的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在衬砌台车装置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下纵梁和结构相同第二下纵梁,分别将第一顶升油缸和第二顶升油缸的两端铰链装在第一下纵梁上方的立柱和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上;分别将第三顶升油缸和第四顶升油缸的两端铰链装在第二下纵梁上方的立柱和第三底座、第四底座上;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焊接在衬砌台车装置底部的第一下纵梁和第二下纵梁下面;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分别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电动行走装置和第二电动行走装置。
所述的行走装置:在第一轨道的两端下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座和第二滑轮座;第三滑轮座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轨道的中间;在第一滑轮座和第二滑轮座上分别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座上分别装有第三滑轮。
第一轨道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外圆滑轮槽内,分别通过第一滑轮座和第二滑轮座左侧壁上的挂钩和右侧壁上的挂钩,挂装在第一轨道上。
第一滑轮座右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铰铰耳和第二铰耳;在第二滑轮座左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三铰耳和第四铰耳;用第一销轴将基座的两端圆环,分别铰链装在第二铰耳和第四铰耳上。
所述的电动行走装置:发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固定在基座的中部,分别用第二销轴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装在发电机和减速机两侧的基座上;
第一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第一卷筒上,经第四滑轮和第三滑轮后,另一端装在第一滑轮座的第一铰铰耳上;第二钢丝绳一端安装固定在第二卷筒上,经第五滑轮和第三滑轮后,将另一端装在第二滑轮座上的第三铰耳上;组成电动行走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结构相同第一下纵梁和第二下纵梁底面上焊接两根钢轨作为行走装置的轨道,轨道两端各设置一块挡板。
上述技术方案,组成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无轨式电动行走衬砌台车装置解决了铺设轨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隧道液压台车在铺设的轨道上进行纵向的前进或后退动移动困难、效率低下的问题;该装置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且行走机构简单灵活,提高了隧道衬砌施工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 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