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本晚樱“御衣黄”品种的组织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6121.1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红;刘楠;古晓斌;彭璎;吴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培养 试管苗 繁殖 丛生芽增殖 规模化生产 外植体材料 表面灭菌 成苗周期 遗传性状 根诱导 规模化 芽诱导 组培苗 炼苗 种苗 组培 移栽 采集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晚樱“御衣黄”品种的组织培养方法,步骤包括:(1)外植体材料的采集与处理、表面灭菌;(2)芽诱导培养;(3)丛生芽增殖培养;(4)根诱导培养;(5)试管苗的炼苗移栽。本发明方法成功实现了日本晚樱“御衣黄”珍稀品种的组培规模化繁殖,成苗周期短,组培苗健壮,遗传性状稳定。这种方法解决了日本晚樱“御衣黄”传统繁殖困难、周期长的问题,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短期内形成大量优良试管苗,为市场上快速提供大量日本晚樱“御衣黄”种苗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日本晚樱“御衣黄”品种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樱花(Cerasus ssp.)是隶属于蔷薇科李亚科樱属植物的统称,大多属优良的观赏树种,花色主要在粉红到白色系之间变化。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但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樱花品种繁多,约有300余种,其中野生樱花约150种,原产于中国的野生品种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樱花大部分为落叶乔木,高5~25米,树冠广展,树皮呈灰褐色,花单生、散形或少花通常在朵以下组成伞房总状花序。樱花因花色艳丽,是人们喜爱的园林观赏树种,每年樱花开放时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催生出了樱花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日本晚樱“御衣黄”(Cerasus serrulata var.lannesiana“Yuyihuang”),花重瓣、淡绿色,清新素雅,花直径3.5~4.5cm,花瓣中心有绿色的线条,盛开后绿色的线会逐渐变为红色,是自然界中为数不多开着绿色花朵的乔木,花色新奇,数量极少,属于珍稀樱花品种,引人喜爱,极具观赏价值。
日本晚樱“御衣黄”不易结实,传统上采用扦插、嫁接方法繁殖,因其培育条件苛刻,难以找到合适砧木,且繁殖速度慢,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随着樱花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市场上对樱花苗木特别是珍稀品种的需求量增加。传统的繁殖方法已无法满足当今市场需求;另外,植株在长期生长过程中,病毒、真菌、细菌会在植株体内不断积累,使得植株活力、抗逆性下降,花形、花色劣变,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建立日本晚樱“御衣黄”无性繁殖体系,具有繁殖系数大、成苗周期短、成本低、能保持植株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等特点,使日本晚樱“御衣黄”珍稀品种能够规模化快速繁殖,进行产业化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综合近20年来国内外樱花组织培养研究现状表明,樱花组织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樱属果树品种上,如欧洲甜樱桃(C.avium)、酸樱桃(C.vulgaris)、樱桃砧木(C.vulgaris)等果用价值较高的种类上,对于观赏价值较高的樱花种类研究相对较少,仅涉及福建山樱花(C.campanulata Maxim)、早樱(C.sabhirtella)、关山樱(C.serrulata)等。目前,以日本晚樱“御衣黄”珍稀品种为材料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在国内外仍未见报道,特别是,针对工厂化生产的试验还很少,且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实际投入生产的很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培育条件苛刻、繁殖速度慢、限制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日本晚樱“御衣黄”品种的组织培养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晚樱“御衣黄”品种的组织培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外植体材料的采集与处理、表面灭菌;
步骤2)芽诱导培养;
步骤3)丛生芽增殖培养;
步骤4)根诱导培养;
步骤5)试管苗的炼苗与移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