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挥发的通用型进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8090.X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快钣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88/54;B65D90/66 |
代理公司: | 35222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玉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本体 出水管 进料斗 进水管 冷却器 挥发 导温板 导温杆 落料口 通用型 连通 盖体底面 盖体顶部 环形槽口 挥发气体 冷却处理 冷凝 出水口 进水口 一空腔 周侧面 盖体 空腔 内开 盘簧 投料 一挡 转轴 转动 冷却 贯穿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挥发的通用型进料斗,涉及进料斗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漏斗本体和盖体,还包括冷却器,漏斗本体内开设有一空腔,漏斗本体周侧面贯穿固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却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盖体顶部连通有一矩形落料口,盖体底面固定有一挡料机构。本发明通过转动块、环形槽口、盘簧和转轴的配合使用在不投料时能够及时封住矩形落料口,通过冷却器、管道、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对漏斗本体进行冷却处理,通过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吸收空腔内的冷却温度,挥发气体受到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上冷温产生冷凝成液态,解决了由于挥发导致物料过度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进料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挥发的通用型进料斗。
背景技术
挥发是一般指液体成分在没有达到沸点的情况下成为气体分子逸出液面,大多数溶液存在挥发现象,因为它们的分子间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并且在做着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所以它们的分子就运动到空气中,慢慢挥发了。
现有的进料斗不具备防止挥发的性能,对于挥发性的固体和液体的进料,会出现挥发性固体和液体挥发的情况,过于浪费物料,而在进料斗添加堵料塞,在间歇进料的时候过度浪费人力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挥发的通用型进料斗,通过转动块、环形槽口、盘簧和转轴的配合使用在不投料时能够及时封住矩形落料口,通过冷却器、管道、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对漏斗本体进行冷却处理,通过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吸收空腔内的冷却温度,挥发气体受到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上冷温产生冷凝成液态,解决了由于挥发导致物料过度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防止挥发的通用型进料斗,包括漏斗本体和盖体,还包括冷却器,所述漏斗本体内开设有一空腔,所述漏斗本体周侧面贯穿固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却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另一端位于空腔内部,空腔内填充有水;
所述盖体顶部连通有一矩形落料口,所述盖体底面固定有一挡料机构,所述盖体底面固定有两L形连接管,两所述L形连接管一端固定有一环形导温板,所述环形导温板内固定有若干导温杆,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导出空腔内水的温度;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板和一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表面开设有一环形槽口,所述环形槽口一内壁固定有一盘簧,所述挡料板上固定有与环形槽口间隙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盘簧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周侧面固定有若干锁扣,所述漏斗本体周侧面固定有若干与锁扣相配合的锁头。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底面固定有两橡胶环,两所述橡胶环之间的间隙与漏斗本体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底部固定连通有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端和冷却器底部均固定有法兰盘。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由空腔分为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L形连接管均由铬材料制成,所述内层、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均由铜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板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挡料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矩形落料口的长度和宽度,差值在10mm-20mm的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导温板的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环形导温板与漏斗本体的内壁接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转动块、环形槽口、盘簧和转轴的配合使用,挡料板受到物料重力影响产生一定的反弹力,在不投料时能够及时封住矩形落料口,通过冷却器、管道、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对空腔内的水进行冷却处理,降低漏斗本体内的温度,通过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吸收空腔内的冷却温度,挥发气体受到环形导温板和导温杆上冷温产生冷凝呈液态,具有良好的防挥发性能,避免了由于挥发导致物料过度浪费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快钣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快钣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灰浆浆料放置槽
- 下一篇:储罐环保综合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