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露聚糖肽及其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2021.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娟;徐昊;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18 | 分类号: | C07K1/18;C07K1/16;C07K1/1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柳;赵青朵 |
地址: | 130616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露聚糖肽 高效液相 尺寸排阻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过敏性 大分子化合物 离子交换色谱 分子量差异 电量差异 甘露聚糖 生物模型 药物领域 电荷 糖苷键 豚鼠 考察 | ||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涉及甘露聚糖肽及其纯化方法。本发明针对甘露聚糖肽是由分子量不同,所带电荷情况不同的甘露聚糖与肽由糖苷键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别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法对电量差异明显的组分进行分离和高效液相尺寸排阻色谱法(HPSEC)对分子量差异明显的组分进行分离。再对过敏性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与高效液相尺寸排阻色谱法(HPSEC)联合使用的分离方法,对甘露聚糖肽进行分离、纯化,可有效降低甘露聚糖肽在豚鼠等生物模型中的不良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涉及甘露聚糖肽及其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甘露聚糖肽(Mannatide)曾用名多抗甲素,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甘露聚糖肽,为类白色或微黄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是化学性质稳定且具有一定均一性的混合物,不存在单糖、双糖等小分子糖类和游离氨基酸,完全由不同链长的甘露聚糖肽分子构成。甘露聚糖肽中总糖的含量为87.7%~90.3%,主要为甘露糖以及少量的葡萄糖残基;氨基酸总含量为4.5%~6.2%,主要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其中糖链与肽链的连接有N—糖苷键连接和O—糖苷键连接两种方式。
据报道,该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不良反应。该报道称甘露聚糖肽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0-60000。大分子的肽类物质进入体内作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皮肤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皮肤潮红和皮疹;药物大分子与血紫蛋白结合,引起异性蛋白反应产生发热、寒战、胸闷、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目前多采用超滤加醇沉法、酶解过程和多级超滤串联法、超滤加凝胶柱层析法。但是纯化效果不理想,药物还是存在过敏的现象。故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对甘露聚糖肽进行纯化、分离是减少过敏反应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甘露聚糖肽及其纯化方法。可有效降低甘露聚糖肽在豚鼠等生物模型中的不良反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露聚糖肽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得甘露聚糖肽粗品;
步骤2:取所述甘露聚糖肽粗品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纯化,收集洗脱液,过滤,获得第一纯化物;
步骤3:取所述第一纯化物采用高效液相尺寸排阻色谱法纯化,收集洗脱液。
本发明针对甘露聚糖肽是由分子量不同,所带电荷情况不同的甘露聚糖与肽由糖苷键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别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法对电量差异明显的组分进行分离和高效液相尺寸排阻色谱法(HPSEC)对分子量差异明显的组分进行分离。再对过敏性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与高效液相尺寸排阻色谱法(HPSEC)联合使用的分离方法,对甘露聚糖肽进行分离、纯化,可有效降低甘露聚糖肽在豚鼠等生物模型中的不良反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纯化采用水和1mol/L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流动相按照以下梯度进行洗脱,水:氯化钠溶液=10:90(1min)→水:氯化钠溶液=40:60(3min)→水:氯化钠溶液=60:40(3min)→水:氯化钠溶液=90:10(1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收集洗脱液为收集0~0.5min和1.5~3min的洗脱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过滤为去除分子量小于8000的杂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纯化采用水为洗脱剂,以流速0.5ml/min进行洗脱。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洗脱剂的pH值为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