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富勒烯人工髓核配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7276.0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8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乔之光;刘永佳;孙彬彬;戴尅戎;朱邦尚;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08 | 分类号: | A61L27/08;A61L27/20;A61L27/24;A61L27/18;D01D5/00;D04H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熠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2 | 代理人: | 何静生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富勒烯 人工 配方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载富勒烯人工髓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载富勒烯人工髓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富勒烯/壳聚糖/Ⅱ型胶原蛋白/β-甘油磷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干凝胶的制备:
一、壳聚糖溶液的配制:1、材料的选取:使用50 mL的广口烧杯进行浓度为0.1M的稀醋酸的量取以及使用天平进行一定量的脱乙酰度大于90%的壳聚糖粉末的称取;2、材料的混合:使用磁力搅拌机对烧杯内部量取的稀醋酸进行搅拌,并且将称取的壳聚糖粉末依次加入烧杯内部与稀醋酸进行搅拌混合,直至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20 wt%后,停止搅拌混合步骤;3、材料的消毒:将混合完成后的浓度为10-20wt%的壳聚糖溶液置于高温高压灭菌锅的内部进行消毒;4、材料的存储:待消毒完成后,将壳聚糖溶液静置冷却,待冷却至室温后,将壳聚糖溶液放入冰箱内进行存储,等待下一步骤;
二、Ⅱ型胶原溶液的配制:1、材料的选取:配制一定量浓度为0.02M的稀醋酸溶液以及量取一定量的无菌Ⅱ型胶原;2、材料的消毒:使用滤膜将配制好的稀醋酸溶液进行过滤消毒;3、材料的混合:将无菌Ⅱ型胶原依次加入配制好的稀醋酸溶液内,同时进行缓慢搅拌混合,二者溶解混合成为Ⅱ型胶原溶液,待混合后的溶液胶原浓度为2.5-5 mg/mL后,停止搅拌,其中Ⅱ型胶原溶液的配制中的1-3步骤均在超净台中进行;4、材料的存储:将搅拌混合所得到的胶原浓度为2.5-5 mg/mL的Ⅱ型胶原溶液进行封口后,放置在冰箱内部进行存储,等待下一步骤;
三、β-甘油磷酸钠溶液的配制:1、材料的选取:取一定量的β-甘油磷酸钠粉末,将其逐步加入到超纯水中进行溶解,直至β-甘油磷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0wt%即可;2、材料的消毒:使用滤膜对溶解获得的浓度为50 wt%的β-甘油磷酸钠溶液进行过滤消毒;3、材料的存储:将过滤消毒后的β-甘油磷酸钠溶液放置于恒温冰箱内部,进行存储,等待下一步骤;
四、富勒烯/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配制:1、材料的选取:取适量的羟乙基纤维素、富勒烯以及PBS溶液;2、材料的混合:将羟乙基纤维素逐步加入至PBS溶液内部进行溶解混合,形成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浓度为10-50 mg/mL;3、材料的消毒:使用滤膜对羟乙基纤维素溶液进行过滤消毒;4、材料的二次混合:将富勒烯加入至羟乙基纤维素溶液中进行二次混合;5、材料的存储:将二次混合后获得的富勒烯/羟乙基纤维素溶液放置在恒温冰箱内进行存储,等待下一步骤;
五、壳聚糖/Ⅱ型胶原溶液的配制:1、材料的混合:将步骤一中配制好的无菌壳聚糖溶液与步骤二中配制好的Ⅱ型胶原溶液按照2:1的体积比例加入无菌烧杯中,然后将烧杯置于冰上,进行搅拌混合,其中搅拌混合时长为10分钟;2、材料的存储:将搅拌混合后的壳聚糖/Ⅱ型胶原溶液进行封口,然后放置在冰箱内部进行存储,等待下一步骤;
六、壳聚糖/Ⅱ型胶原溶液、β-甘油磷酸钠溶液以及富勒烯/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的混合:1、材料的混合:将步骤五中的壳聚糖/Ⅱ型胶原溶液、步骤三中的β-甘油磷酸钠溶液以及步骤四中的富勒烯/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置于超净台内部,其中壳聚糖/Ⅱ型胶原溶液置于冰上进行搅拌,然后将配置好的无菌β-甘油磷酸钠溶液逐步缓慢加入至壳聚糖/Ⅱ型胶原溶液内,进行混合,获得浓度为4-15 wt%的壳聚糖/Ⅱ型胶原/β-甘油磷酸钠溶液,然后将富勒烯/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加入至壳聚糖/Ⅱ型胶原/β-甘油磷酸钠溶液的内部进行混合,将壳聚糖/Ⅱ型胶原/β-甘油磷酸钠/富勒烯/羟乙基纤维素的混合溶液置于温度为37℃的恒温水浴锅内,进行溶液的升温,待混合溶液呈凝胶状态后,置于冰箱内部进行冷冻干燥,从而获得富勒烯/壳聚糖/Ⅱ型胶原蛋白/β-甘油磷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干凝胶,其中冰箱的温度为-80℃,冷冻干燥时长为4小时;
S2、富勒烯聚氨酯静电纺丝膜的制备:
1、材料的选取:量取适量的聚氨酯、六氟异丙醇溶剂以及富勒烯,其中富勒烯的重量为聚氨酯重量的1~10%;2、材料的混合:将聚氨酯加入至六氟异丙醇溶剂内进行溶解混合,形成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溶液,然后将富勒烯加入至混合溶液内,进行二次混合;3、材料的成膜:将二次混合后的富勒烯/聚氨酯/六氟异丙醇溶剂注入至静电纺丝装置内,进行静电纺丝,从而获得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其中静电纺丝装置的电压为20~30 kV、喷丝头溶液流量为0.1~10 mL/h及接收距离为10~20 cm,其中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为100~500nm;4、材料的成型:将静电纺丝后的聚氨酯纳米纤维膜进行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其中静电纺丝的过程:(1)溶液的注入:将富勒烯/聚氨酯/六氟异丙醇溶剂置于注射器的内部,且通过其推进器进行推动,直至液滴稳定流下后,调高推进器电压;(2)丝膜的接收:使用滚轴进行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接收,通过滚轴滚动进行纺丝过程中的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持续接收,从而形成完整的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其中滚轴为不锈钢材质构成;
S3、载富勒烯人工髓核的制备:一、内层的处理:将S1步骤中最终获得的富勒烯/壳聚糖/Ⅱ型胶原蛋白/β-甘油磷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干凝胶切成若干小块;二、外层的处理:裁剪S2步骤制备的富勒烯聚氨酯静电纺丝膜,将2块富勒烯聚氨酯静电纺丝膜呈上下2层设置,二者之间留有间隔;三、载富勒烯人工髓核的成型:将步骤一中的若干小块的富勒烯/壳聚糖/Ⅱ型胶原蛋白/β-甘油磷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干凝胶放置在2层富勒烯聚氨酯静电纺丝膜之间的间隔,并通过热压装置将2层膜的边缘处进行密封,从而形成人工髓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2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