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0072.6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锦程行星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3/02 | 分类号: | B23P13/02;C21D1/18;C2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221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加工 高硬度钢材 淬火 钢材表面 抛光 钢材 表面污垢 淬火处理 冷却处理 抛光处理 生产效率 数控铣床 淬火枪 冷却液 前处理 放入 去除 冲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用冷却液对钢材表面进行冲洗处理,去除表面污垢;(2)、淬火:采用淬火枪炬对钢材表面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为300‑360℃,淬火时间为1‑2h;(3)、铣加工:将淬火结束的钢材立刻放入数控铣床,对钢材表面进行铣加工;(4)、抛光:采用抛光仪器对钢材的铣加工处进行抛光处理,最终完成对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通过采用对高硬度钢材表面先淬火后铣加工的工艺,能够轻松快捷地完成对高硬度钢材表面的铣加工处理,并且在铣加工的同时完成对淬火后产品的冷却处理,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铣加工工艺,具体是指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生产加工制造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高,而在生产加工制造中数控机床的使用最为广泛,因此对于数控机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对于高硬度钢材的加工技术较为困难,主要表现在其表面硬度过高,而较易导致铣刀、车刀等加工刀具损坏,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轻松快捷地对高硬度钢材完成加工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用冷却液对钢材表面进行冲洗处理,去除表面污垢;
(2)、淬火:采用淬火枪炬对钢材表面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为300-360℃,淬火时间为1-2h;
(3)、铣加工:将淬火结束的钢材立刻放入数控铣床,对钢材表面进行铣加工,同时采用冷却液对钢材进行冷却处理;
(4)、抛光:采用抛光仪器对钢材的铣加工处进行抛光处理,最终完成对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通过采用对高硬度钢材表面先淬火后铣加工的工艺,能够轻松快捷地完成对高硬度钢材表面的铣加工处理,并且在铣加工的同时完成对淬火后产品的冷却处理,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作为改进,所述淬火枪炬通过燃烧天然气形成高温火焰。
作为改进,所述数控铣床的铣刀采用耐高温铣刀。
作为改进,所述抛光仪器为钢丝轮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用冷却液对钢材表面进行冲洗处理,去除表面污垢;
(2)、淬火:采用淬火枪炬对钢材表面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为300-360℃,淬火时间为1-2h;
(3)、铣加工:将淬火结束的钢材立刻放入数控铣床,对钢材表面进行铣加工,同时采用冷却液对钢材进行冷却处理;
(4)、抛光:采用抛光仪器对钢材的铣加工处进行抛光处理,最终完成对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
所述淬火枪炬通过燃烧天然气形成高温火焰。
所述数控铣床的铣刀采用耐高温铣刀。
所述抛光仪器为钢丝轮毛刷。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一种高硬度钢材的铣加工工艺,通过采用对高硬度钢材表面先淬火后铣加工的工艺,能够轻松快捷地完成对高硬度钢材表面的铣加工处理,并且在铣加工的同时完成对淬火后产品的冷却处理,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以上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锦程行星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锦程行星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