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桥梁施工竖向预应力钢筋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4501.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进良;李修君;高昊;耿孝辉;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022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桥梁 施工 竖向 预应力 钢筋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工程技术制造业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桥梁施工竖向预应力钢筋检测系统,设置有:计算机模块,将对桥梁施加的压力,检测到竖直载荷,都通过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出来,经过数据分析模块,最后输出结果。该发明设计思路清晰,功能齐全,计算机可以将需要施加的压力,以及施加的竖向载荷通过编程实现,可以设置多组压力检测数值,由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出压力的大小,后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数据库中的标准数值进行校对,可以准确的找到桥梁所需要施加压力的大小,最后输出结果,操作简单,可以适应不同的施工场地,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技术制造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桥梁施工竖向预应力钢筋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桥梁进行压力检测时,只能通过单一的压力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在需要应对不同的的压力检测时,需要准备多种测试仪器,来回检测过程较为麻烦,特别是在检测竖向预应力时,需要对桥梁内部进行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对桥梁进行压力检测时,只能通过单一的压力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在需要应对不同的的压力检测时,需要准备多种测试仪器,来回检测过程较为麻烦,特别是在检测竖向预应力时,需要对桥梁内部进行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桥梁施工竖向预应力钢筋检测系统。所述基于计算机的桥梁施工竖向预应力钢筋检测系统设置有:计算机模块、施压模块、竖向载荷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库模块、结果输出模块。
计算机模块:所述计算机模块与施压模块、竖向载荷模块、压力检测模块连接,将施压模块、竖向载荷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所施压的压力数值发送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数据库模块进行校对。
施压模块:所述施压模块连接计算机模块,可以通过计算机模块设置的压力数值对桥梁进行施压。
竖向载荷模块:所述竖向载荷模块连接计算机模块,可以施加不同的竖向载荷,可以使得桥梁上的每个部位都能受到载荷的作用。
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连接计算机模块,能够检测出桥梁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连接压力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所检测出来的数值发送到数据分析模块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数据分析模块,将处理好的数据情况与数据库中标准的数值进行校对,如果某个压力指标没有达到标准数值,将会通过计算机模块,重新对桥梁施加压力。
结果输出模块:所述结果输出模块连接数据库模块,会将达到标准数值的压力情况输出。
进一步,所述竖向载荷模块所应用的公式为:(自由落体冲击)。
数据分析模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检测数据;
步骤2:对选取的检测数据进行节点分簇;
步骤3:对已分好的簇训练刚好包含簇内所有节点的超椭球,并计算相应超椭球的轴长;
步骤4:根据各个超椭球的轴长进行数据降维;
步骤5:对根据各个超椭球的轴长降维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曲线拟合;
步骤6:处理检测数据;
步骤7:将检测曲线与数据库曲线进行相似度比较,确定数据是否存在异常数据。
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