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调节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977.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雒志明;李孝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张臻贤;王珺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风 风道 换热装置 送风机 室内风通道 送风装置 新风机 温度调节系统 诱导 计算机可读介质 自然冷却模式 室内 间接冷却 控制装置 内部循环 通道隔离 通道连接 室内风 连通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温度调节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换热装置,包括室外风通道和室内风通道,所述室内风通道和室外风通道隔离;新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连接;送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和新风机分别连接;诱导送风装置,与送风机连接;控制装置,用于在自然冷却模式下,控制新风机、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连通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用于引导室外风经过新风机、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进入室内;在间接冷却模式下,形成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用于引导室外风在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内部循环,所述第三风道用于引导室内风经过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进入室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人们对绿色环保的重视,数据中心节能需求越来越强烈。在保证数据中心机房IT设备安全、高性能运行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手段,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PUE(Power UsageEffectiveness,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负载使用的能源之比)。节能减排已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追求的目标之一。
传统数据中心中,制冷机组提供冷冻水至空调末端对IT设备进行持续降温,制冷机组能耗占数据中心能耗的比例在40%左右,能源耗费严重。直接风侧自然温度调节系统,将室外空气直接引至数据中心IT设备端,利用室外空气温度与IT设备温度的温差进行热传递、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因不需制冷机组提供冷源,而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耗,节能效果显著。间接风侧自然温度调节系统,与直接风侧自然温度调节系统类似,也是通过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降温,但区别在于室内外空气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而不直接接触,因此室内环境不受室外环境影响,不用担心室外湿度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在除湿和加湿方面进一步节能。然而目前两种技术及产品相对独立,直接风侧设备和间接风侧设备按需求应用在不同场景,未能充分利用两种技术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包括:
换热装置,包括室外风通道和室内风通道,所述室内风通道和室外风通道隔离;
新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连接;
送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和新风机分别连接;
诱导送风装置,与送风机连接;
控制装置,分别与新风机和送风机连接,用于在自然冷却模式下,控制新风机、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连通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用于引导室外风经过新风机、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进入室内;在间接冷却模式下,控制新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连通形成第二风道,控制送风机与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连通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用于引导室外风在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内部循环,所述第三风道用于引导室内风经过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进入室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风阀,设置于新风机与送风机的连接处;
第二风阀,设置于新风机与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的连接处;
第三风阀,设置于送风机与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的连接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风阀、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分别连接,用于在自然冷却模式下,控制第一风阀打开,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关闭,以形成第一风道;在间接冷却模式下,控制第一风阀关闭,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打开,以形成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