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调节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977.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雒志明;李孝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张臻贤;王珺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风 风道 换热装置 送风机 室内风通道 送风装置 新风机 温度调节系统 诱导 计算机可读介质 自然冷却模式 室内 间接冷却 控制装置 内部循环 通道隔离 通道连接 室内风 连通 | ||
1.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装置,包括室外风通道和室内风通道,所述室内风通道和室外风通道隔离;
新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连接;
送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和新风机分别连接;
诱导送风装置,与送风机连接;
控制装置,分别与新风机和送风机连接,用于在自然冷却模式下,控制新风机、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连通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用于引导室外风经过新风机、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进入室内;在间接冷却模式下,控制新风机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连通形成第二风道,控制送风机与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连通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用于引导室外风在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内部循环,所述第三风道用于引导室内风经过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送风机和诱导送风装置进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阀,设置于新风机与送风机的连接处;
第二风阀,设置于新风机与换热装置的室外风通道的连接处;
第三风阀,设置于送风机与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风阀、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分别连接,用于在自然冷却模式下,控制第一风阀打开,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关闭,以形成第一风道;在间接冷却模式下,控制第一风阀关闭,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打开,以形成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机构,与室外风入口连通;
冷却机构,与过滤机构连通;
所述新风机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的后端,且与所述冷却结构连通;
其中,室外风能够经过所述过滤机构过滤并经过所述冷却机构冷却后进入所述新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四风阀、第一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和化学过滤段;
其中,所述第四风阀设置于室外风进口处,在所述第四风阀打开状态下,室外风经过第一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和化学过滤段过滤后进入冷却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五风阀和第二初效过滤段;
其中,所述第五风阀设置于室外风进口处,在所述第五风阀打开状态下,室外风经过第二初效过滤段过滤后进入冷却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自然冷却模式下,控制第四风阀打开,第五风阀关闭;在间接冷却模式下,控制第四风阀关闭,第五风阀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表冷盘管。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模块,设置于过滤机构和新风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模块,设置于过滤机构和新风机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风机,设置于室内风的进口处,且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初效过滤段,设置于回风机和换热装置的室内风通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9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