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通零件坯件三向近固态压力成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6737.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堂;贾璐;高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3/18 | 分类号: | B21C23/18;B21C25/02;B22D13/00;B22D2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零件 坯件三 固态 压力 成形 方法 | ||
一种三通零件坯件三向近固态压力成形的方法,属于三通零件坯件生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①在1600℃~1700℃对合金钢进行合金粗炼、精炼;②在1560℃时对合金钢液进行浇注铸造,浇注结束后采用电磁搅拌对合金钢液进行搅拌;③当铸造坯料固相质量百分数达到80%时对其脱模;④将脱模后的铸造坯料经过表面处理,再放到加压设备上压力成形模具内,其中模具、冲头温度为300℃±20℃;通过上、左、右冲头对铸造坯料进行三向加压,冲头加压速率为20mm/s~30mm/s,加压时间为2min~3min;⑤待工件凝固后,拆除模具,取出铸坯即为压力成形坯件。优点: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节材节能,提高了三通零件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三通零件坯件压力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三通零件坯件三向近固态压力成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通零件常用于核电、石油、化工、超超临界火电等行业,三通零件工作环境一般为高温、高压、易腐蚀的恶劣条件,因此工业用三通零件需要有较高的强度和组织均匀性。目前常用的生产方法有铸造成形、开式模锻、多向模锻等,其中铸造成形三通零件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开式模锻生产的三通零件产品组织性能不均匀,后续机加工时长,生产效率低;多向模锻生产是在几个方向同时或依次对坯料进行锻造,从而提高了三通零件的力学性能和组织均匀性,但是在多向模锻加工过程中存在铸坯多次加热、多次锻造等环节,使三通零件坯件不仅易发生氧化、起皱、折叠等缺陷,工艺流程也存在能源浪费和工业污染严重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通零件坯件三向近固态压力成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如下:
1)采用电弧炉对合金钢进行粗炼,将粗炼后的合金钢液通过真空电弧重熔炉进行二次精炼,冶炼温度为1600℃~1700℃;
2)待上述合金钢液温度降到1560℃时,将其浇注到金属型腔模具内进行离心铸造,浇注结束后对金属型腔模具内的合金钢液进行电磁强烈搅拌;
3)通过热电偶感应装置监测金属型腔模具内的铸造坯料温度变化,并计算铸造坯料固相质量百分数,当固相质量百分数达到80%时对铸造坯料进行脱模;
4)将脱模后的铸造坯料经过表面清洁处理,安放到加压设备上的压力成形模具内,其中模具、冲头温度为300℃±20℃;然后通过上、左、右冲头对铸造坯料进行三向加压,冲头的加压速率为20mm/s~30mm/s,加压时间为2min~3min;
5)待加压后的工件完全凝固后,拆除压力成形模具,取出铸坯即为压力成形坯件。
所述合金钢为耐热合金钢、高温合金钢或特种合金钢。
本发明方法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后续生产出的三通零件尺寸精度高、避免多次锻造形成褶皱和夹角,提高了三通零件的性能;②本发明生产方法节省多次锻造的加热过程,减少了设备和人力的投入,符合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铸造坯料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三向压力成形坯件剖视图;
图5为三向压力成形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中:
1——上冲头;2——芯棒;3——右冲头;4——压力成形坯件;5——下模;6——左冲头;7——上模;S——竖孔;Z——左孔;Y——右孔;P——施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制造用新型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铝电池方壳制造工艺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