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5344.9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丁克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庆 |
主分类号: | C12N1/02 | 分类号: | C12N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暂存室 分离模块 菌液 分离系统 自动收集 释放管 暂存 细菌分离 安装桶 分离菌 下端 室内 外接水源 释放 冲洗管 冲洗液 均布 冲洗 连通 改良 | ||
本发明属于细菌分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该分离方法采用如下分离系统,该分离系统包括安装桶体、分离模块和自动收集模块,安装桶体上部设置有暂存室,暂存室用来暂存分离模块分离出的细菌;暂存室的上部均布有多个用于外接水源并冲洗暂存室的冲洗管,暂存室下端连通有用于释放暂存室内细菌的菌液释放管;分离模块位于暂存室内,分离模块用于分离大小不同的细菌;自动收集模块位于菌液释放管下端,自动收集模块用于接收菌液释放管中释放出的细菌或冲洗液;本发明通过分离系统改良了细菌分离方法,可快速对菌液中不同大小的细菌分批次进行分离,方法简单,便于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分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疗技术领域,细菌培养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需取患者体内细菌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这是诊断传染性疾病最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可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细菌学研究研究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致病性、免疫性和耐药性等,均需人工培养细菌,人工培养细菌还是人类发现尚不知道的新病原菌的先决条件之一;生物制品的制备将分离培养出来的纯种细菌,制成诊断菌液,供传染病诊断使用,制备疫苗、类毒素以供预防传染病使用。
在需要获得某种特定的细菌或将菌液内的多种细菌进行分离、亦或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都需要用到细菌分离技术;在细菌的分离方法中,有用选择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有通过细菌体积大小对细菌进行分离,用选择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分离精度高,但分离耗时长,不利于细菌快速分离,分离效率低,而在遇到细菌体积相差较大时,根据细菌体积大小来离心分离细菌,可以快速分离出所需细菌,但很多细菌分离装置只有一个离心网,离心网的孔径大小不变,不能进行调节,每个细菌分离装置也只能分离出同一种颗粒大小的细菌,细菌分离装置不能对细菌进行多级分离,不能满足对多种大小不同细菌的分离的要求,满足不了实验的需求,不利于对细菌多样化的实验研究。
鉴于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主要用于对不同大小细菌的进行分离并分别存储,改良了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细菌分离连续可靠,可分离出高质量的细菌。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对不同大小细菌的分离。本发明通过利用分离系统改良了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可快速对菌液中不同大小的细菌分批次进行分离并分别存储,操作流程简单,便于实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菌液细菌的方法,该分离方法采用如下分离系统,该分离系统包括安装桶体、分离模块和自动收集模块,所述安装桶体上部设置有暂存室,暂存室为圆桶状,暂存室用来暂存分离模块分离出的细菌;所述暂存室的上部均布有多个冲洗管,冲洗管用于外接水源并冲洗暂存室,暂存室下端连通有菌液释放管,菌液释放管用于释放暂存室内的细菌;所述分离模块位于暂存室内,且分离模块与安装桶体固连,分离模块用于分离大小不同的细菌;所述自动收集模块位于菌液释放管下端,自动收集模块与安装桶体固定连接,自动收集模块用于接收菌液释放管中释放出的不同大小的细菌以及自动收集模块用于接收菌液释放管中释放出的冲洗液;
该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分离系统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并取待分离的菌液暂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庆,未经郭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5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营养素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细胞、组织及微生物保存液、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