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痛风的柠檬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871.9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4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罗玛沙;文通;文丽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小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物 柠檬草 痛风 制备 治疗 生物制药技术 制备方法工艺 用水作溶剂 过滤浓缩 煎煮提取 精制 预防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柠檬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提取物是以柠檬草为原料;用水作溶剂,煎煮提取,过滤浓缩精制而得到。本发明提供一种柠檬草提取物,使用该提取物可比较安全的预防及治疗痛风。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柠檬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 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痛风的发生是由于体内产生尿酸过多及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尿酸体内蓄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各脏器沉积。因此,痛风的治疗通常采取的手段是: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并采用适当措施改善相关症状。对于西医来说,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抗痛风药物应用于临床:秋水仙碱 (Colchicine),别嘌醇(Allopurinol)非布索坦(Febuxostat)或苯溴马隆(benzene bromide Malone)。
秋水仙碱(Colchicine),是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效果显著。早在18世纪,秋水仙碱已用于治疗急性
秋水仙碱可能是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无效。
秋水仙碱片药理作用:秋水仙碱通过:(a)和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b)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c)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作用。
过量秋水仙碱有剧毒,中毒症状与砷中毒类似,现阶段还没有能够应用于临床的解毒剂。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症状出现时即行停药,肾脏损害可见血尿、少尿、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
退出美国市场:2010年10月3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宣布,在美国境内停止对单一成分口服秋水仙碱药品的营销。
别嘌醇(Allopurinol)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即尿酸合成减少,进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是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本品可抑制肝药酶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小燕,未经文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8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