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8935.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万爱玉;段爱华;蔡波;史尧;钱光浩;汤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剪力 结构 吊装 阶段 场地 优化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过程动态划分;步骤二、技术指标的确定;步骤三、基于BIM模型的技术指标提取;步骤四、建立方案参数序列的评估矩阵;步骤五、确定待优化技术指标;步骤六、方案调整及改进;步骤七、确定场地布置动态最优方案;本发明可视化建模方法使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布置从可视性、精确度以及效率上都得到很大的改进,整个评估优化过程基于参数化BIM模型,对方案评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量化统计,程序化的数据信息分析方法更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场地优化布置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工业化生产,相比于传统现浇结构,装配式建筑以预制构件的吊装为主,吊装过程精度高、关联性密切。施工现场作为施工过程中物资资源集中调配的中心,塔吊、交通道路及堆场的系统化、高效化管理决定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传统二维模式的场地布置通常基于图纸做出规划,依靠施工经验做出定性的判断,数据资源相对零散,评估缺乏一定的量化指标,场地布置不够科学,缺乏全面而集成的施工现场数据信息是其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其基于 BIM,可以科学的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然后标准化地对施工场地进行优化;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过程动态划分;
步骤二、技术指标的确定;
步骤三、基于BIM模型的技术指标统计分析;
步骤四、建立方案参数序列的评估矩阵;
步骤五、确定待优化技术指标;
步骤六、方案调整及改进;
步骤七、确定场地布置动态最优方案。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所述步骤一、施工过程动态划分,具体为: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步骤二、技术指标的确定,具体为:确定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场地布置的技术指标包括安全性、场地利用率、成本、吊装效率、二次转运次数以及空间冲突。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步骤三、基于BIM模型的技术指标统计分析,具体为:在BIM模型基础上,采用应用程序接口建立数据提取模块和指标统计模块,其中,数据提取模块分阶段地提取BIM模型中的场地布置的基础信息,并且根据提取的场地布置基础信息确定各构件及设备的工程量明细表、运输道路和临时设施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房间连接拓扑图;所述指标统计模块根据所述数据提取模块提取的基础信息来计算对应不同分项工程的技术指标值。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步骤三、所述场地布置基础信息,包括预制构件的元素ID、坐标值、几何尺寸信息,机械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规格技术参数、数量、功率,临时设施的ID、坐标、几何尺寸信息及物料存储量,场地堆放区的占地面积、占地宽度,吊装阶段的各工种匹配的人数。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步骤四、建立方案参数序列的评估矩阵,具体为:根据BIM模型的指标统计模块计算出的不同分项工程的技术指标值,建立各分项工程的多方案技术指标评估矩阵,并计算各方案的序列指标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