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2616.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田义群;杨爱兵;曹杰;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38 | 分类号: | C07F9/3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甘膦 氯乙酸 合成草甘膦 草甘膦生产 草甘膦原药 甘氨酸生产 前体化合物 多聚甲醛 工业废水 合成工艺 合成过程 合成技术 合成流程 烷基酯法 一氯乙酸 原料成本 原料烷基 运行成本 副产物 甘氨酸 甲醇 收率 酸解 酯法 酯化 甲醛 环节 | ||
1.一种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氯乙酸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以三乙胺为催化剂,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A;
(2)以多聚甲醛、甲醇为原料混合反应后,再通入氨气反应得到混合溶液B;
(3)将上述步骤(2)的混合溶液B与上述步骤(1)的混合溶液A进行混合,搅拌反应后补加三乙胺以调节pH值到7.0~9.0之间,同时加入多聚甲醛,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C;
(4)向上述步骤(3)的混合溶液C中,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升温后补加三乙胺,调节体系pH值到7.0~8.8后进行反应,得到混合溶液D;
(5)将上述步骤(4)的混合溶液D脱除溶剂甲醇,冷却,析出的盐酸三乙铵盐晶体,洗涤分离出上清液,上清液经酸解、结晶、洗涤精制、干燥,得到固体草甘膦原药。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氯乙酸、甲醇、三乙胺混合后在温度30~65℃下反应8~30分钟,物料的投料摩尔比为:氯乙酸:三乙胺:甲醇=1:0.9~1.6:6~8。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多聚甲醛可以被无水甲醛的醇溶液替换;所述的步骤(2)中,多聚甲醛或无水甲醛的醇溶液与甲醇在10~50℃下进行反应0~15min,再通入氨气,在0~40℃条件下反应20~45min。
4.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控制各物料混合后的摩尔比为:甲醛:甲醇:氨=1:1~3:0.45~0.6。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多聚甲醛可以被无水甲醛的醇溶液替换;混合溶液B与混合溶液A进行混合后在0~30℃条件下反应10~30分钟,再补加三乙胺调节pH值到7.0~9.0之间,然后控温40~45℃,同时加入多聚甲醛或无水甲醛的甲醇溶液,反应50~80分钟,得到混合溶液C。
6.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三乙胺、多聚甲醛相对于步骤(1)中加入的氯乙酸的投料关系为:物料的投料摩尔比控制为:氯乙酸:三乙胺:多聚甲醛=1:0.1~1.1:0~1。
7.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混合溶液C快速升温至50-56℃,搅拌、保温10s-20min后迅速降温至30-40℃,再进入下一步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即控温的操作步骤中。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向混合溶液C中,加入亚磷酸二甲酯,升温至50~55℃,保温1-10min后补加三乙胺以调节体系pH值到7.0~8.8,然后在50~55℃下反应60~110分钟,得到混合溶液D。
9.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三乙胺、亚磷酸二甲酯相对于步骤(1)中加入的氯乙酸的投料关系为:
物料的投料摩尔比为:氯乙酸:三乙胺:亚磷酸二甲酯=1:0.01-0.1:1~1.4。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氯乙酸为原料的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混合溶液D在10~65℃及绝对压力0-100KPa下脱除部分溶剂甲醇,控制时间0-60min,然后冷却至0~20℃,析出盐酸三乙铵盐晶体和上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6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