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基酯法草甘膦溶剂回收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1953.9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田义群;徐森军;曹杰;胡波;黄明华;覃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3/14;B01D3/42;B01D5/00;B01D53/68;C07C29/74;C07C31/04;C07C41/58;C07C43/3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酯法草甘膦 溶剂回收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系统,包括稀甲醇溶液收集罐(8),一级精馏塔(9),甲醇甲缩醛溶液中间罐(13),二级精馏塔(14),其特征在于,
烷基酯法生产的草甘膦水解尾气预处理系统与稀甲醇溶液收集罐(8)连接,稀甲醇溶液收集罐(8)经管线与一级精馏塔(9)上部连接,一级精馏塔(9)顶部经冷凝器一(10)与回流罐一(12)连接,一级精馏塔(9)底部连接至污水站(20);
回流罐一(12)与甲醇甲缩醛溶液中间罐(13)连接;
甲醇甲缩醛溶液中间罐(13)经管线与二级精馏塔(14)连接,二级精馏塔(14)顶部经冷凝器二(15)与回流罐二(17)连接,回流罐二(17)连接至甲甲缩醛成品罐(18),二级精馏塔(14)底部连接至甲醇成品罐(19)。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的草甘膦水解尾气预处理系统包括草甘膦水解尾气罐(1)、液碱罐(2)、稀液碱罐(3);
所述的草甘膦水解尾气罐(1)经管线与尾气中和塔(4)下部联接,液碱罐(2)经管线与稀液碱罐(3)连接后再与尾气中和塔(4)上部连接,尾气中和塔(4)底部与稀液碱罐(3)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稀液碱罐(3)经管线与稀甲醇溶液收集罐(8)连接。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气中和塔(4)顶部经压缩机一(5)与尾气冷凝器(6)连接,尾气冷凝器(6)与稀甲醇溶液收集罐(8)连接;
尾气冷凝器(6)与稀甲醇溶液收集罐(8)经压力平衡管汇合后连接至压缩机二(7),压缩机二(7)连接至氯甲烷收集罐;
所述的尾气冷凝器(6)至少是一个,为多个时,多个尾气冷凝器(6)并联或串联连接。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精馏塔(9)顶部经冷凝器一(10)与回流罐一(12)连接,回流罐一(12)经管线与冷凝器一(10)上部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二级精馏塔(14)顶部经冷凝器二(15)与回流罐二(17)连接,回流罐二(17)经管线与冷凝器二(15)上部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一(10)底部设置有再沸器一(11),冷凝器一(10)底部设置有再沸器二(16)。
7.一种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中和及控压步骤:草甘膦水解尾气经液碱中和、控压、控温后去往冷凝器进行冷凝分离,冷凝液去往稀甲醇溶液回收罐,不凝性气体去往氯甲烷回收装置;
溶剂回收步骤:
(1)稀甲醇溶液收集罐内的稀甲醇,经节流减压至常压后去往一级精馏塔上部,一级精馏塔塔顶气体经冷凝器冷凝回到回流罐,回流罐内的液体经回流泵形成回流,另一路经采出泵送往甲醇甲缩醛溶液中间罐;一级精馏塔塔底液体去往污处站;
(2)甲醇甲缩醛溶液中间罐内的物料泵入二级精馏塔上部,二级精馏塔塔顶气体经冷凝器冷凝回到回流罐,回流罐内的液体经回流泵形成回流,另一路经二级精馏塔采出泵送往甲缩醛成品罐;二级精馏塔塔底液体经冷凝器冷凝后去往甲醇成品罐。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甘膦尾气中和是草甘膦水解岗位的包括氯化氢、氯甲烷、甲醇、甲缩醛、水蒸气的混合物与碱进入尾气中和塔中和至pH为7-14;
所述的控压、控温是指压缩机一、压缩机二控制尾气冷凝器、稀甲醇溶液收集罐及其压力平衡管所在的系统压力在0.1-0.4MPa,记为P,该系统温度记为T,T控制为:T氯甲烷饱和温度<T<T甲缩醛饱和温度。
9.权利要求7所述的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溶剂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精馏塔底部的温度控制为100±5℃,上部的温度控制为65±3℃;所述的二级精馏塔底部的温度控制为65±5℃,上部的温度控制为4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9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