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劲板及加劲管的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1877.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种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种玉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B28B21/56;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劲板 加劲网 条状塑料 加劲 制法 模具 制造 不规则状 机械性质 塑料材料 混泥土 重量轻 堆栈 放入 内包 压出 灌注 加热 冷却 凝固 | ||
一种加劲板及加劲管的制法,包括有:一加劲网体制造步骤:将塑料材料加热后通过机械压出条状塑料条到容器,在该条状塑料条未冷却前将多个条状塑料条堆栈成不规则状的加劲网体;一加劲板/管的制造步骤:将前述的加劲网体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并放入一模具内,将混泥土灌注该模具内包覆加劲网体,凝固后得到预定尺寸的加劲板/管,使制造获得的加劲板/管,具有重量轻、机械性质良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劲板及加劲管的制法,通过加劲网体良好的机械性,制造获得的加劲板及加劲管体,具有重量轻、安全性高以及厚度可自行调整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结构诸如梁、柱、楼板、墙、水泥管等的施工,必须先配置钢筋架构再架设模板,将其包围在模板内,然后施以水泥灌浆,待水泥固化后拆模而塑造出梁、柱、楼板、墙等的外型。一般而论,使用传统钢筋混凝土营建不但施工速度缓慢,且模板的损耗率也高。另一种建筑方式是通过堆砌砖头建筑出梁、柱、楼板、墙的结构,然而这种施工方式施工同样缓慢,并且建筑整体重量重。
一般下水道工程或排水管用途的水泥管,其先在模板内架设钢筋,在与以灌注混泥土,成型后,该水泥管具有一定的重量,其搬运不易。
经了解以传统方式钢筋混凝土或堆砌砖头的建筑物,都是用混凝土包护钢筋或砖头,因此,一旦遇到强烈的地震其外层的混凝土会先被震破碎裂而剥落,更严重的会变形甚至断裂进而导致建筑物崩塌的情况发生,因此传统建筑结构几乎很难抵挡有如921规模的大地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加劲板的制法,以塑料条压出至一容器中堆栈成不规则的加劲网体,再将加劲网体放入一成型模具中,注入混泥土包覆加劲网体得到一加劲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加劲板的结构,其具有重量轻的优点外,通过预先制造可缩短建筑所花费的工时。
可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加劲板的制法包括有:一加劲网体的制造步骤:将塑料材料加热后通过机械压出条状塑料条到容器,在该条状塑料条未冷却前将多个条状塑料条堆栈成不规则状的加劲网体;一加劲板的制造步骤:将前述的加劲网体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并放入一模具内,将混泥土灌注该模具内包覆加劲网体,凝固后得到预定尺寸的加劲板。
其中,该模具能够设有不同造型的结合端,使得制造获得的加劲板具有不同的造型。
通过上述制造方式所获得的加劲板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劲板内布设有若干加劲网体,再以混泥土包覆该网体形成一体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劲管的制法,其包括:一加劲网体制造步骤:将塑料材料加热后通过机械压出条状塑料条到容器,在该条状塑料条未冷却前将多个条状塑料条堆栈成不规则状的加劲网体;一加劲管的制造步骤:将前述的加劲网体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并放入一模具内,将混泥土灌注该模具内包覆加劲网体,凝固后得到预定尺寸的加劲管。
其中,该模具能够设有不同造型的结合端,使得制造获得的加劲管具有不同的造型。
通过上述的说明,本发明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述如下:
该加劲板/管可吸收建筑物的直立负荷(及建筑物重量),并且通过加劲网体与混泥土产生互锁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
该加劲板/管在其内具有加劲网体,因此,加劲板/管体整体重量下降,具有易于搬运的优点,并且其重量轻,可以减少建筑物整体重量,提高安全性。
该加劲板/管通过容器制作,可依需求自定义厚度,并且制造商可以预先制造加劲板/管,建筑人员可依需求调货组装,与现有的建筑工法需要等混凝土干燥的方式相较下,本发明可减少建筑工时并且安全、快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种玉,未经黄种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