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遗传转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1149.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寒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寒冬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10;A01H6/46;A01H4/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遗传转化 制备 潮霉素抗性基因 玉米转基因植株 植物遗传转化 培养基优化 分化培养 恢复培养 抗性基因 转化受体 植株 侵染 染液 遗传 筛选 玉米 | ||
1.一种玉米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转化受体
灭菌:授粉7-13d的玉米棒子用70%的乙醇灭菌10min;
去胚乳:使用无菌水清洗幼胚2-5次,洗掉胚乳,获得幼胚的长度在2-4mm;
2)制备侵染液
取50ml Zm-inf,依次加入Cys 130μl、HCl 130μl、AS 100μl、Vc 25μl,将农杆菌挑至混合液中,制成侵染液;
3)侵染
将调好的侵染液加至放有玉米幼胚的瓶中,放置摇床100rpm侵染20min,之后取出置于无菌滤纸上吹20min;
4)共培养
将步骤3)吹至表面无液体的幼胚,接至放置有一张灭菌滤纸Zm-cocu共培养基上,幼胚盾片朝上,暗处培养3天,除去幼胚上长出的芽,保留淡黄色的幼胚;
5)恢复培养
将共培养后的幼胚取出放置于灭菌皿中,观察幼胚是否膨胀大,边缘是否有愈伤,之后将幼胚放入zm-reco培养基中恢复7d;
6)筛选
第一次筛选:选择出无污染、淡黄色的幼胚接入到第一次筛选培养基中筛选7d;
第二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后,将幼胚转入到第二次筛选培养基中筛选14d,筛选3-5次,直到筛选到胚性愈伤;
7)分化培养
将获得的胚性愈伤接入分化培养基Zm3中光培养,每12~15d循环继代一次,直到玉米新芽长出到3-4cm;
各步骤中用到的培养基具体配方见下表:
上述培养基配方表中的各个代码代表含义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制备的侵染液OD600=0.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农杆菌为EHA1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杆菌携带的抗性基因为潮霉素抗性基因,所述第一次筛选培养基为zm Hn15,第二次筛选培养基为zm Hn30;
上述培养基配方为:
上述培养基配方表中的各个代码代表含义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杆菌携带的抗性基因为Bar抗性基因,所述第一次筛选培养基为zm basta5,第二次筛选培养基为zm basta10;
上述培养基配方为:
上述培养基配方表中的各个代码代表含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寒冬,未经刘寒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1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