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夏玉米机械粒收时机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8769.0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岩;刘天学;任丽伟;魏庆伟;张亿博;薛昌颖;王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4;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模型 日照时数 玉米籽粒 夏玉米 构建 全生育期 气象站 时机 测量 应用 工作效率高 拟合方程 实时监测 玉米 玉米粒 种植区 积温 拟合 工作量 分析 观测 监测 | ||
1.一种夏玉米机械粒收时机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夏玉米种植区及对应的玉米品种,并按照常规方法分区域种植玉米,待玉米长至开花期,统一授粉,其余管理方法皆与常规大田种植相同;
第二步,自玉米籽粒乳线占籽粒一半至玉米收获期间内,每隔3~5d测量一次玉米籽粒含水量,并同步记录累积的日照时数;
或在玉米全生育期内,根据当地农业气象监测站的统计数据,每隔3~5d记录玉米对应生育期的积温,并同步测量玉米的籽粒含水量;
第三步,将所述积温或日照时数与玉米籽粒含水量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分析,建立积温或日照时数与玉米籽粒含水量间的拟合模型:y=a×x2+b×x+c,其中x为玉米籽粒含水量,y为玉米籽粒全生育期内的积温或自进入乳熟期后累积的日照时数,a、b、c为相应的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玉米机械粒收时机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玉米品种为德单5号、登海605、登海662、武科2号、新单26、新单61、新单66、新单80、登海3号、登海518、登海618、登海701、浚单20、浚单29、隆平206、伟科702、先玉335、新单38、新单65、新单68、新单82、益丰29、豫禾988、郑单958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玉米机械粒收时机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每次随机选取至少2个玉米穗,将籽粒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测量,并重复测量,以每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籽粒含水量。
4.一种夏玉米机械粒收时机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籽粒含水量为28%作为适宜粒收时籽粒含水量的最高阈值,将其带入权利要求1所构建的监测模型中,获得适宜机械粒收时全生育期积温指标
(2)确定待测玉米种植区,在玉米成熟后期根据待测区内当季农业气象监测站统计的数据资料获取待测区域内截止当前的玉米生育期的积温
(3)将步骤(2)获得的积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夏玉米机械粒收时机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未经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7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