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8145.9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沉;江成玉;刘怀谦;杨帅;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架 弧顶 驱动装置 伸缩式 钢架 横向设置 回收利用 支护 可拆卸 | ||
一种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包括弧顶拱架本体,弧顶拱架本体由两个半弧钢架对接而成,驱动装置沿横向设置,且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半弧钢架上。本发明的拱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拆卸后回收利用,降低支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拱架。
背景技术
掘进头顶板事故一直威胁着井下人员的人生安全,而且经常发生。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在实行综采以前,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高达75%。随着液压支架的使用及对顶板事故的研究和预防技术的深入和逐步完善,顶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掘进头作为最危险的地方之一,顶板事故时有发生。随着采深增加,掘进头顶板事故的预防变得更加重要。目前多数煤矿回采工作面使用的支柱依然比较落后,回柱基本上是人工作业,这样就容易埋下冒顶事故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以有效地保证掘进工作面人员的相对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包括弧顶拱架本体,弧顶拱架本体由两个半弧钢架对接而成,驱动装置沿横向设置,且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半弧钢架上。
前述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中,所述两个半弧钢架中,其中一个半弧钢架的对接端上垂直端面开设有导向孔,另一个半弧钢架的对接端上垂直端面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伸至导向孔内以实现两个半弧钢架的连接,且通过导向杆和导向孔的导向作用以保证两个半弧钢架在横向上不产生偏移。
前述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泵、伸缩气缸或电动推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弧顶拱架可伸缩,弧顶拱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半弧钢架横向分离,使弧顶拱架紧贴巷道壁,使顶板和两帮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护,即可通过其上开设的锚杆孔进行钻孔及锚杆安装,在不使用或需要移动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半弧钢架横向贴近,使弧顶拱架与巷道壁分离,即可进行弧顶拱架的拆卸或转移;
(2)拱架可拆卸后回收利用,降低支护成本。
(3)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安装的拱架数量可根据顶板围岩应力和两帮的应力确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两个半弧钢架对接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两个半弧钢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分离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附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包括弧顶拱架本体1,弧顶拱架本体1由两个半弧钢架11对接而成,驱动装置2为液压泵、伸缩气缸或电动推杆,驱动装置2沿横向设置,且驱动装置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半弧钢架11上,两个半弧钢架11中,其中一个半弧钢架11的对接端上垂直端面开设有导向孔12,另一个半弧钢架11的对接端上垂直端面固定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伸至导向孔12内以实现两个半弧钢架11的连接,且通过导向杆13和导向孔12的导向作用以保证两个半弧钢架11在横向上不产生偏移,弧顶拱架本体1上分布开设有锚杆孔14。
使用拱架进行支护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井下的运输设备将拱架的各部件运送到掘进头,铺设好轨道以后,将钢架组装起来,安放至轨道上。
第二步:通过掘进机带动把拱架拉到新掘进的巷道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