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分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的分子标记、试剂盒及区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6036.3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松;石连玉;李池陶;栾培贤;曹春花;贾智英;尚梅;葛彦龙;王世会;张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吴国清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分 黑龙江 三角 南方 鱼类 分子 标记 试剂盒 方法 | ||
一种区分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的分子标记、试剂盒及区分方法,它涉及区分鲂属鱼类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分子标记的引物对为HLJFLf1和HLJFLr1。试剂盒包括分子标记引物对HLJFLf1和HLJFLr1。区分方法为:一、提取鳍条DNA;二、以HLJFLf1和HLJFLr1为引物进行PCR扩增;三、利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四、电泳检测,电泳结果出现200bp和180bp双条带的对应个体为黑龙江三角鲂。本发明方法可在未发生杂交的情况下快速、高效、稳定区分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的代表性地理种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分鲂属鱼类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现存鲂属鱼类包括4个种,分别为长江上游的厚颌鲂、长江中下游大型湖泊中的团头鲂(武昌鱼)、珠江和海南诸水系的广东鲂和广泛分布多个水系的三角鲂。目前,三角鲂现存3个代表性地理种群,分别为钱塘江三角鲂、长江三角鲂和黑龙江三角鲂。黑龙江三角鲂是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名鱼“三花五罗”中的“法罗”,也是黄河以北唯一自然分布的鲂属鱼类。作为当地中大型经济名鱼,该鱼抗逆性强、脂高味美,开发潜力巨大;另一方面,长期地理隔离和独特生境可能使其蕴藏未来鲂属鱼类育种所需的关键基因或标记。但遗憾的是,长期酷捕和污染已使栖息在松花江、嫩江、镜泊湖和兴凯湖的种群绝迹多年,现每年仅在中俄界江黑龙江抚远江段可见少量个体。相对于南方鲂属鱼类一般3年可达性成熟来说,黑龙江三角鲂需5年方能初繁,高强度捕捞和缓慢的群体补充可能使其彻底灭绝。综上可见,黑龙江三角鲂的种质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鲂属不同种类形态均极为相似,特别在性成熟前的早期生长阶段。从现有的形态学研究看,还缺乏直观、明显的差异来区分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在人工繁殖抢救濒危黑龙江三角鲂资源时,为保证采捕亲鱼的种质纯度,须建立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这对于保护和开发这一名贵的地方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分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的分子标记、试剂盒及区分方法。
本发明区分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对为HLJFLf1和HLJFLr1,具体序列为:
HLJFLf1:5′-GCATCTGGCTTCAATCTCA-3′
HLJFLr1:5′-GATTTGCTGAGCGTAGGG-3′。
本发明区分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的试剂盒包括分子标记引物对HLJFLf1和HLJFLr1。
进一步,上述试剂盒还包括10×Taq Buffer、MgCl2、dNTPs、Taq DNA聚合酶、RE缓冲液10×Buffer、牛血清白蛋白BSA和TaqI内切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分子标记在区分鉴定黑龙江三角鲂与南方鲂属鱼类中的应用。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取待测鲂属鱼类鳍条的基因组DNA,备用;
二、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HLJFLf1和HLJFLr1为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PCR产物;
三、利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
四、用1.5%的琼脂糖凝胶对酶切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电泳结果出现200bp和180bp双条带的对应个体为黑龙江三角鲂,未出现200bp和180bp双条带的个体非黑龙江三角鲂,即完成区分鉴定。
步骤二中所述HLJFLf1和HLJFLr1的具体序列为:
HLJFLf1:5′-GCATCTGGCTTCAATCTCA-3′
HLJFLr1:5′-GATTTGCTGAGCGTAGGG-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6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