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清热解暑功能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1330.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彭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和泉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清***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银花 清热解暑 蒲公英 药食同源组合物 中暑 鲜芦根 蜂蜜 制备 百合 保健食品技术 干燥处理 混合调配 日常饮品 药食同源 中暑症状 重量份数 苦味 乌梅 除湿 甘草 祛火 口味 饮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暑功能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该组合物的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金银花40‑60份、蒲公英20‑30份、百合13‑18份、鲜芦根47‑54份、甘草12‑18份、乌梅25‑35份、蜂蜜20‑50份。本发明所制备的组合物,包括金银花、蒲公英、百合、鲜芦根七种药食同源的组分。通过添加蜂蜜与其他组分进行充分的混合调配及干燥处理,制备出能够快速解除中暑者的中暑症状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暑化毒,祛火燥除湿疟等功效。同时,消除金银花和蒲公英等原料自身的苦味,大大改善了组合物的口味,可使产品作为日常饮品长期饮用,可起到对中暑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解暑功能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例如炎热的夏天,人体十分产生热应激。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总和。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夏日,人们常出现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恶心等中暑症状。中医认为,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伤人,先着于心,治以清凉。保持清凉是防止中暑的有效方法,饮食方面的清凉也是防止中暑的重要方面。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各种清热解暑的产品。但现有的清热解暑产品多存在效果有限,见效慢,功能单一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清热解暑产品中存在的效果有效,见效慢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暑功能的药食同源组合物,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清热解暑功能的药食同源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金银花40-60份、蒲公英20-30份、百合13-18份、鲜芦根47-54份、甘草12-18份、乌梅25-35份、蜂蜜20-50份。
优选地,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如下:金银花50份、蒲公英25份、百合15份、鲜芦根50份、甘草15份、乌梅30份、蜂蜜35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细粉:金银花40-60份、蒲公英20-30份、百合13-18份、鲜芦根47-54份、甘草12-18份、乌梅25-35份;另取蜂蜜20-50份;
2)将步骤1)称取的原料细粉和蜂蜜加水混合后搅拌、混合、挤压形成软膏;
3)将步骤2)所得的软膏通过挤压分离的方式过筛,分离获得颗粒物和混合浆;
4)干燥步骤3)所得的颗粒物获得多孔颗粒物,同时,喷雾干燥步骤3)所得的混合浆获得混合浆粉;
5)利用制粒机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浆粉制成混合浆颗粒;
6)混合步骤4)所得的多孔颗粒物以及步骤5)所得的混合浆颗粒,干燥控制水分后,冷却过筛后包装成品。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金银花50份、蒲公英25份、百合15份、鲜芦根50份、甘草15份、乌梅30份、蜂蜜35份。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过筛,是指过14~18目筛。
优选地,步骤6)所述干燥,干燥温度为60℃-80℃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控制水分,是指将水分含量控制在2%以下。
优选地,所述蜂蜜为中华野蜂蜜。具体而言,该中华野蜂蜜是指野生的花蜜。优选辽宁省抚顺清原周边野生花蜜。
其中,所用药物成分的功效为: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泄痢、流感、疮疖病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和泉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和泉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1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