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除烃海杆细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6697.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5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龙;彭莉华;杨丽婷;魏玉利;方家松;梁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K61/5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烃海杆 细菌 及其 诱导 贻贝 附着 中的 应用 | ||
一种海洋除烃海杆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8064,分类命名:除烃海杆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该细菌形成的微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具有相对较高的诱导活性。还涉及一种除烃海杆细菌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海洋除烃海杆细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方面的应用,具体涉及 一株海洋除烃海杆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 ROV47)的分离、纯化、鉴定和保藏以 及其在不同初始细菌密度条件下形成的微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作用。
背景技术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贻贝 目(Mytilodia),贻贝科(Mytilidae),是我国重要的海产贝类养殖品种,分布于黄海、渤海 和东海沿岸。在厚壳贻贝生活史中,受精卵发育到眼点幼虫后,经过附着变态成稚贝,并最 终发育为成贝。在由稚贝向成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厚壳贻贝稚贝能够 自行切断足丝,开始爬行并重新选择适宜的附着基再次附着。稚贝的附着对于贻贝的水产养 殖和海洋中贻贝种群的稳定十分重要。因此,探索细菌微生物被膜诱导厚壳贻贝附着具有经 济价值和生态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海洋除烃海杆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ROV47)来源太平洋所 罗门海新不列颠海沟(E152.20°,S4.23°)水下1m处的表层沉积物。利用ZoBell 2216E固体 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纯种菌落,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与GENEBANK (http://www.ncbi.nlm.nih.gov/)中核酸数据进行比对后上传至NCBI数据库。最终确定菌名 为除烃海杆细菌,获取序列号为MG252259,该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CCTCC),保藏日期为2018年1月29日,保藏号为CCTCC M 2018064,地址:湖北省武汉 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邮编:430072。
还涉及一种上述海洋除烃海杆细菌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将纯种菌株先在2216E固体培养基进行涂板和划线得到单菌落,然后转接到 ZoBell 2216E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离心洗涤并制成悬浮液。制得海洋除烃海杆细菌的菌 液初始细菌密度为1-500×106cells/ml。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初始细菌密度形成的微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菌株的分离及保藏:
本发明涉及的海洋除烃海杆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ROV47)来源太平洋所 罗门海新不列颠海沟(E152.20°,S4.23°)水下1m处的表层沉积物。利用ZoBell 2216E固体 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纯种菌落,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与GENEBANK (http://www.ncbi.nlm.nih.gov/)中核酸数据进行比对后上传至NCBI数据库。最终确定菌名 为除烃海杆细菌,获取序列号为MG252259,该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CCTCC),保藏日期为2018年1月29日,保藏号为CCTCC M 2018064,地址:湖北省武汉 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邮编:4300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