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8464.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中知英健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4M1/23;H04M1/21;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国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1 | 代理人: | 谭连香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触屏 电子 装置 保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包括壳体及微电量发生件,微电量发生件包括固定发电条、柔性触屏棒及移动发电条,固定发电条固定于壳体上,柔性触屏棒通过移动发电条与固定发电条滑动连接,移动发电条受力能够沿固定发电条移动以摩擦发电,移动发电条与柔性触屏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均大于固定发电条,从而使得移动发电条及柔性触屏棒带电,柔性触屏棒面向壳体的一侧上还设有若干触屏针,柔性触屏棒在受到压力时能够弯曲进而带动相应的触屏针朝向壳体运动以与一电子装置的电容式触摸屏相接触。该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能够在手指受伤且被绷带包裹住或者带有手套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电容式触屏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
【背景技术】
触屏手机是将触摸屏技术应用到手机屏幕上的一种手机类型。在触屏手机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用手指对屏幕进行点选以达到使用手机功能的效果。众多触屏手机的类型中,电容式触摸屏广泛用于触屏手机,其原理是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用户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对于手指受伤且被绷带包裹住或者带有手套的电容式触屏手机使用者,屏幕无法感应到手部的静电,从而无法使用手机,给使用者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能够在手指受伤且被绷带包裹住或者带有手套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电容式触屏手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包括壳体及微电量发生件,
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及环绕连接于所述底板周缘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围成一手机容纳空间;所述侧板上设有两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分别设于所述手机容纳空间的相对两侧;
所述微电量发生件包括两个固定发电条、一柔性触屏棒及两个移动发电条;每一所述滑道内分别设有一所述固定发电条;所述柔性触屏棒位于所述滑道外,所述柔性触屏棒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移动发电条以与相应的所述固定发电条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发电条受力能够沿所述固定发电条移动以摩擦发电,所述移动发电条与所述柔性触屏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均大于所述固定发电条,从而使得所述移动发电条及所述柔性触屏棒带电,所述柔性触屏棒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还设有若干触屏针,所述柔性触屏棒在受到压力时能够弯曲进而带动相应的触屏针朝向所述壳体运动以与一电子装置的电容式触摸屏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量发生件还包括绝缘壳,所述绝缘壳套设在所述移动发电条外。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靠近所述固定发电条的一端设有滑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操作移动发电条相对固定发电条滑动以摩擦发电,从而使得移动发电条及柔性触屏棒能够带有电量,按压柔性触屏棒能够使电量通过触屏针传到电容式触摸屏,以在手指受伤且被绷带包裹住或者带有手套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手机。同时,移动发电条与柔性触屏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均大于固定发电条,以确保移动发电条与固定发电条摩擦产生的电量能够束缚于移动发电条及柔性触屏棒上。
2、壳体的材质为绝缘材料,能够避免移动发电条与固定发电条摩擦产生的微电量被吸收,避免整个壳体带有电量。
3、可触屏电子装置保护壳包括两个固定发电条及两个移动发电条,能够增加摩擦所得的电量,以便触屏针在点触屏幕时更灵敏;同时能使移动发电条的滑动更稳定。
4、绝缘壳包裹于移动发电条外部,能够将电量在短时间内包裹于绝缘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中知英健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中知英健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壳
- 下一篇:壳体、电子装置和壳体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