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6899.1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郝奕舟;陈剑豪;王天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墨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G11/36;H01G11/50;H01G11/8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纳米线 石墨烯复合材料 纳米线阵列 纳米薄膜 纳米颗粒 石墨烯 纳米材料复合 石墨烯材料 材料结合 纳米材料 二维 依附 | ||
一种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纳米线阵列,所述纳米线阵列上的三维石墨烯、依附于所述三维石墨烯上的多个纳米颗粒和/或至少一层纳米薄膜。该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将纳米线(一维)、石墨烯材料(二、三维)与纳米颗粒(零维)和/或/纳米薄膜(二维)材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由零维到三维的纳米材料复合,充分结合了上述各种尺寸纳米材料的优点,而同时又避免了各材料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烯(Graphene)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石墨烯在诸多方面存在非常有前景的应用,但在实用化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纳米线阵列、所述纳米线阵列上的三维石墨烯、依附于所述三维石墨烯上的多个纳米颗粒和/或至少一层纳米薄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纳米线阵列、所述纳米线阵列上的三维石墨烯、依附于所述三维石墨烯上的所述多个纳米颗粒和/或所述至少一层纳米薄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纳米线阵列上的三维石墨烯,所述三维石墨烯完全或部分附着于所述纳米线阵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多个纳米颗粒附着于所述三维石墨烯之上,所述至少一层纳米薄膜包覆所述多个纳米颗粒及所述三维石墨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多个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部分附着于所述三维石墨烯之上,所述至少一层纳米薄膜的最外层纳米薄膜包覆所述多个纳米颗粒、所述三维石墨烯及其他层纳米薄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附着三维石墨烯的纳米线阵列,纳米线的平均长度为200nm~200μm,优选1~100μm,优选5~50μm;纳米线的直径平均为1~1000nm,优选50~20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纳米线阵列上的三维石墨烯,平均尺寸为10nm~1000nm,优选50~20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三维石墨烯具有多孔结构,平均孔道直径为10nm-200nm,优选20nm-5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三维石墨烯包括无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的若干片多层石墨烯和/或单层石墨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所述若干片多层石墨烯和/或单层石墨烯中,每一片石墨烯的碳原子层数为1-10层,优选2-7层,优选3-6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纳米颗粒尺寸为1-100nm,优选2-50nm,优选3-3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墨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墨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