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电石用电石炉净化灰混兑生石灰粉压球成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7175.0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曾贤麟;张立忠;陆世鹏;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宝塔化工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942 | 分类号: | C01B32/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石灰粉 压球成型 净化 电石 冶炼炉 电石冶炼原料 电石炉炉气 高压压球机 节省设备 压制成球 回收 除尘灰 电石炉 粘结剂 生产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电石用电石炉净化灰混兑生石灰粉压球成型的方法,该方法将回收的电石炉炉气净化除尘灰,与生石灰粉混兑,净化灰比例为0~70%,以生石灰粉本体为粘结剂,经高压压球机压制成球团,输送到电石冶炼炉作为原料。本发明提出了电石炉净化灰回收作为电石冶炼原料的压球成型方法,加工工艺简便,节省设备投资,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电石用电石炉净化灰混兑生石灰粉压球成型的方法,属于煤化工专业循环经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石是煤化工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PVC塑料、石灰氮、氧炔焊接气等及有机合成工艺。密闭式电石炉生产电石的工艺要求,主要原料炭材、生石灰均具有一定的物理形状,即炭材粒度为5~25mm,生石灰粒度为5~40mm。为此炭材、生石灰均需要筛分除去粉末,才能送入电石炉冶炼加工。
现代电石生产工艺利用石灰和焦炭作为原料,在密闭电石炉内通过电弧热和电阻热发生固相熔融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电石炉炉气,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并含有大量固体粉尘。粉尘含量为50~150g/Nm3,其中CaO(生石灰)>50%,C(炭材)>25%,还含有其他金属杂质等。电石炉炉气需通过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方可回收利用。净化处理时炉气首先进入沉降器将40~50%的大颗粒粉尘沉降下来,然后经空冷器进行降温除尘,再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精过滤,经沉降器、空冷器及布袋除尘器收集的固体粉尘一般称之为净化除尘灰(简称净化灰)。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为露天堆放或掩埋处理,而灰分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钙、氧化镁、碱类和氰等,这种做法不仅占用土地,而且会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对企业安全生产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开发净化灰回收利用工艺技术,具有较大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利(CN201410027951.8)公开了一种电石炉净化灰返炉燃烧系统,包括密封式净化灰收集仓、气力输送发送器、密封式下料仓、输送气源及混流室;向密封式净化灰收集仓与气力输送发送器内均输入有氮气且使二者连通,气力输送管连接密封式下料仓与气力输送发送器,且气力输送管也通入有氮气,输送气源为终端输送的压力源;其能够直接对来自电石生产设备的净化灰进行现场输送回收,克服了净化灰因具高温、易燃易爆、粘连等特性而带来的回收输送难的问题,实现现场输送的顺畅、无堵塞;密封式下料仓的设置能够确保供入燃烧炉内的净化灰输送量的稳定;能够免去了净化灰回收利用的运输费用,提高产值,增加获利收益,此外还获得了节能效益,并实现污染物减排的目的。
专利(CN201521084553.6)公开了一种电石净化灰处理系统,包括机架、储灰罐和加湿机,所述储灰罐和加湿机依次由上至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储灰罐的底部设有卸灰仓,所述卸灰仓将所述储灰罐内的净化灰排至所述加湿机,所述加湿机将所述净化灰加湿后排出至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石净化灰处理系统,该系统将净化灰回收后可作为水泥熟料使用,既解决了排放净化灰的扬尘问题,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专利(CN201611016326.9)公开了一种电石炉净化灰气体输送焚烧装置,该装置按照电石炉净化灰流向依次包括净化灰仓、旋流下引式物料发送装置、集中灰仓、焚烧沸腾炉及废渣灰仓,上述设备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全过程输送零污染,同时避免了电石炉除尘灰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易燃带来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填埋等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解决国内对高耗能电炉净化灰二次污染,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使电石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促使电石行业向着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宝塔化工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宝塔化工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7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混合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