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5672.7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章宝;李小敏;陈寒青;潘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L5/08;C08L3/08;C08B31/12;C08B30/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糊精 聚糖 复合 纳米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羧甲基糊精和壳聚糖通过静电络合形成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所述O/W型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高压均质技术,使油相和所述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均匀混合,获得O/W型皮克林乳液。本发明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胶体颗粒能够在油/水界面不可逆地吸附和锚定,形成致密层增加了空间位阻效应从而提高了乳液的稳定,并显著的提高了乳液抵抗聚结和Ostwald熟化的能力,具有长期的储存稳定性,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O/W型皮克林乳液,尤其涉及一种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制备的稳定O/W型皮克林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乳化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克林乳液是指由固体胶体粒子稳定的乳液,在制备过程中不使用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一般来说,无机粒子在皮克林乳液及其扩展应用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对皮克林乳液大多数的理解是从经过或不经过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稳定的模型皮克林体系中得出的结论。然而,由于其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问题,其在食品和制药行业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的挑战以及正在出现的研究趋势是利用天然生物聚合物颗粒,这些颗粒在皮克林稳定剂制备方面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在商业规模上用于食品和制药领域。与基于无机和合成聚合物的皮克林乳液相比,可食用食品级颗粒稳定的乳液的研究很少,天然大分子因其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无毒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期待在食品和相关领域制备具有高乳化质量的颗粒稳定剂,因此如何制备有效的颗粒乳化稳定剂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也是目前业界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前述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制备O/W型皮克林乳液的方法及所获O/W型皮克林乳液。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前述O/W型皮克林乳液的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使羧甲基糊精和壳聚糖通过静电络合形成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在25~30℃下,pH值为3~6的反应体系中,使羧甲基糊精与壳聚糖按照体积比为1:1~4混合,通过静电络合形成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于35~40℃对聚合度均一的糊精进行碱化反应3~5h,之后在pH值为6.5~7.5的条件下,使包含所述糊精和一氯乙酸的混合体系于40~45℃进行醚化反应6~8h,获得取代度高且均一的羧甲基糊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使糯玉米淀粉加热糊化冷却至50~55℃,之后加入异淀粉酶进行脱枝处理20~25h,对所获产物于25~30℃进行水浴处理,再采用聚乙二醇逐步沉淀法对水浴处理所获产物进行分级,获得聚合度均一的糊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由前述方法制备的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
优选的,所述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的形态为球形,粒径分布为80~100n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W型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按照前述方法制备羧甲基糊精/壳聚糖复合纳米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5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