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码识别引擎及其降低功耗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8421.0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生;魏江涛;徐龙;张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成像单元 补光单元 引擎 补光 帧周期信号 解码单元 条码识别 解码 降低功耗 单片机 瞄准 成像 电源控制信号 曝光时间控制 供电状态 时间控制 同步调节 图像数据 影响图像 低功耗 采样 触发 时长 采集 传输 曝光 输出 转换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条码识别引擎及其降低功耗的控制方法,所述条码识别引擎包括光学成像单元、补光单元、瞄准单元、解码单元和引擎单片机;所述解码单元触发解码时,所述光学成像单元采集光信号并转换为图像数据后传输至解码单元解码;光学成像单元根据其内部生成的帧周期信号和引擎单片机输出的电源控制信号控制补光单元的供电状态;光学成像单元在帧周期信号的曝光时间控制补光单元打开补光,在帧周期信号的采样时间控制补光单元关闭;所述补光单元打开时为光学成像单元做补光增强,瞄准单元用于瞄准指示。通过曝光时间来同步调节补光时长,周期性且有规律的开关补光,实现低功耗、低温度的同时且不影响图像成像的质量,使成像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码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码识别引擎及其降低功耗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条码应用及移动支付的普及,二维码识别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目前,二维码识别通常采用影像式的识读方式,主流技术是通过CCD (电荷耦合元件,一种半导体器件)/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由电压控制的一种放大器件)配合合适的镜头来做光学成像,然后由后端的解码部分做图像识别。原始的成像质量对解码的效率至关重要,为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通常会通过额外的补光来提升获得的成像质量。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为了保证识读的效果及景深,需要使用亮度高的补光来进行补偿,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发热量和功耗的上升。例如,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之后,环境温度较高,器件本身的发热量得不到良好传导的情况下,轻者会影响 CCD/CMOS的成像质量,严重会导致器件损害并停止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条码识别引擎及其降低功耗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二维码识别长时间工作导致发热量和功耗的上升、影像成像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条码识别引擎,包括光学成像单元、补光单元、瞄准单元、解码单元和引擎单片机;
所述解码单元触发解码时,所述光学成像单元采集光信号并转换为图像数据后传输至解码单元解码;光学成像单元根据其内部生成的帧周期信号和引擎单片机输出的电源控制信号控制补光单元的供电状态;光学成像单元在帧周期信号的其曝光时间控制补光单元打开补光,在帧周期信号的采样时间控制补光单元关闭;所述补光单元打开时为光学成像单元做补光增强,瞄准单元用于瞄准指示。
可选地,所述的条码识别引擎中,所述光学成像单元包括镜头、CMOS 图像传感器、补光控制电路和MIPI接口芯片;所述补光单元包括补光灯;
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将镜头采集的光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模拟转化转化为图像数据并输出;
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成像的帧周期信号,补光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帧周期信号和所述电源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组合来控制补光单元的供电状态;补光控制电路在各帧周期信号的曝光时间控制补光单元打开补光,在各帧周期信号的采样时间控制补光单元关闭补光;
CMOS图像传感器在采样时间采集并输出图像数据、经MIPI接口芯片格式转化后传输给解码单元做解码处理。
可选地,所述的条码识别引擎中,所述补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引擎单片机,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补光灯的正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帧曝光输出脚,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补光灯的负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
可选地,所述的条码识别引擎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为PNP 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