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补气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3226.2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安;陈海瑞;王佳;陈少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补气 一次 节流 不完全 冷却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补气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旨在提供一种用以提高冬季热源温度较低时热泵系统的效率,减少机组的使用量,降低初投资成本的热泵系统。压缩机的排气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压缩机的补气口与中间冷却器的排气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室外换热器连接,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分别与第一阀门进口和第二阀门出口连接,第一阀门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与第一室内换热器连接,第二阀门的进口通过第二节流阀与中间冷却器的出液口连接,第二室内换热器一路通过第三节流阀与中间冷却器的补液口连接,另一路与中间冷却器的出液口连接。该系统效率高,初投资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中间补气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源热泵由于节能环保的技术特点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单级压缩循环在冬季供暖时,由于压缩比高,系统效率较低,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空气源热泵系统效率,并可以在-25℃室外温度下实现供暖,采用双级压缩循环。
但是,采用双级压缩实现冬季供热时,如果按照能够满足-25℃室外温度供暖热负荷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夏季供冷时系统配置的供冷量远远大于建筑物的冷负荷,在夏季运行时系统中会有一半以上机组闲置,形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带中间补气的热泵系统,来实现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用以提高冬季热源温度较低时热泵系统的效率,减少机组的使用量,降低初投资成本。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间补气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中间冷却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与所述中间冷却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进口和第二阀门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出口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进口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中间冷却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一路通过所述第三节流阀与所述中间冷却器的补液口连接,另一路与所述中间冷却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并联后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工质采用中低压制冷剂;
夏季供冷运行时,工质自所述压缩机压缩升压后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第一接口、四通换向阀第四接口进入室外换热器中冷凝散热,经所述第一阀门、第一节流阀节流降压后进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现象,然后经所述四通换向阀第二接口、四通换向阀第三接口回到所述压缩机中,完成供冷循环;
冬季供暖运行时,工质自所述压缩机压缩升压后经所述四通换向阀第一接口、四通换向阀第二接口,进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中冷凝放热,产生供暖现象,之后工质分成两路,一路经所述第三节流阀节流降压后由中间冷却器补液口进入所述中间冷却器作为冷却工质,其中一部分冷却工质吸热汽化后经所述中间冷却器排气口进入所述压缩机补气口向压缩机进行补气实现双级压缩;另一路经所述中间冷却器进液口进入所述中间冷却器被冷却,由所述中间冷却器出液口流出经所述第二节流阀、第二阀门进入所述室外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再经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四通换向阀第三接口回到所述压缩机中,完成供暖循环。
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为单向阀或电磁阀。
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安装于室内高位置;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安装于室内低位置。
所述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转子压缩机、螺杆压缩机或活塞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3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模光纤拉曼散射效应的分布式光纤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