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7400.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0/08 | 分类号: | D06M10/08;D06M10/02;D06M10/00;D06M15/03;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纤维 材料 催化剂 清洗 方法 | ||
一种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酯纤维材料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0‑60分钟,加热水温至85‑120摄氏度范围内,使用功率不小于0.5w/平方厘米的超声波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调节水的PH值至酸性条件下,并在清洗池内伸入一对分别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活性炭电极。采用本发明所述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采用超声波清洗脱离,并对锑离子采用电极吸附吸收,有效去除了聚酯纤维材料中含有的锑离子,锑元素含量可降低至5PPB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去除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re),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纺织品印染中,涤纶原料聚酯纤维合成时,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合成需要使用含锑的催化剂,例如醋酸锑、乙二醇锑。它是目前最高效和最经济的催化剂,几乎能够帮助实现百分之百的转化率。然而,在合成过程中,锑元素会以游离状态均匀分散到聚酯纤维材料中,这些含锑聚酯纤维材料进入后续工序进一步加工时,游离的锑层层累加,造成重金属元素锑的过量积累,被人体吸收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聚酯纤维材料被催化剂污染造成重金属累积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
本发明所述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酯纤维材料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0-60分钟,加热水温至85-120摄氏度范围内,使用功率不小于0.5w/平方厘米的超声波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调节水的PH值至酸性条件下,并在清洗池内伸入一对分别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活性炭电极。
优选的,浸泡前,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胶体状壳聚糖并搅拌均匀,其中壳聚糖和水的重量比为1:30-100。
优选的,所述浸泡和清洗过程中,调节水的PH值至1.0-5。
具体的,所述活性炭电极上的电压值应使清洗池的电压场强维持在1.2-2V/米范围。
采用本发明所述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采用超声波清洗脱离,并对锑离子采用电极吸附吸收,有效去除了聚酯纤维材料中含有的锑离子,锑元素含量可降低至5PPB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聚酯纤维材料的催化剂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聚酯纤维材料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0-60分钟,加热水温至85-120摄氏
度范围内,使用功率不小于0.5w/平方厘米的超声波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调节水的PH值至酸性条件下,并在清洗池内伸入一对分别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活性碳电极。
具体实施例1
聚酯纤维材料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0分钟,加热水温至85摄氏度,使用功
率0.8w/平方厘米的超声波对浸泡有织物的清洗池进行超声波作用清洗,清洗之前,将水的PH值调节至3,在清洗池内安装一对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活性碳电极,调节电池电压至3V,使得清洗池内电极之间的场强维持在1.5V/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