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0205.6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鹏;王海生;丁小梁;郑智仁;韩艳玲;刘伟;曹学友;张平;李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检测 电路 及其 驱动 方法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包括:复位单元、电流生成单元、开关单元、感光单元、自举单元;复位单元用于在复位信号的控制下,通过初始化电压对G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其中G节点为复位单元、电流生成单元、感光单元、自举单元之间的连接节点;感光单元用于根据所感应到的光信号,生成相应的电信号;自举单元用于在感光单元将感应到的光信号,生成相应的电信号的同时通过高电位信号将G节点电位自举拉高;电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电信号生成相应的漏电流;开关单元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流生成单元输出的漏电流输出,以供指纹信息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指纹识别器件有电容式、超声波式、光学式,各有优缺点,但有个共同的缺陷是指纹识别器件感应距离短,该缺陷严重限制了指纹识别器件的结构和性能,影响了其在移动终端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光学式指纹识别由于使用光学方式,天然具有长距离可感应的优势,但由于光学式的指纹识别器件的高分辨率的要求,只能做的很小,又因为信号量通常与指纹识别器件的面积成正比,那么其信号量也会变得相当微弱;因此,如何将微弱的指纹小信号采集出来将是整个器件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指纹检测精度的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包括:复位单元、电流生成单元、开关单元、感光单元、自举单元;其中,
所述复位单元,用于在复位信号的控制下,通过初始化电压对G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其中所述G节点为所述复位单元、所述电流生成单元、所述感光单元、所述自举单元之间的连接节点;
所述感光单元,用于根据所感应到的光信号,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所述自举单元,用于在所述感光单元将感应到的光信号,生成相应的电信号的同时通过高电位信号将G节点电位自举拉高;
所述电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电信号生成相应的漏电流;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电流生成单元输出的漏电流输出,以供指纹信息的识别。
优选的是,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晶体管;其中,
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初始化信号端,第二极连接G节点,控制极连接复位信号线。
优选的是,所述电流生成单元包括:跟随晶体管;其中,
所述跟随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端电压端,第二极连接开关单元,控制极连接G节点。
优选的是,所述自举单元包括:自举电容;其中,
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连接G节点,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源端电压端。
优选的是,所述感光单元包括:光电二极管;其中,
所述光电二极管的第一极连接G节点,第二极连接第四电源端。
优选的是,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电流生成单元,第二极连接信号输出端,控制极连接扫描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指纹识别检测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复位阶段:复位信号为工作电平信号,复位单元打开,通过初始化电压对G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显示屏及汽车
- 下一篇:面部动画映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