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解析装置以及数据解析用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3721.5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贤志;绪方是嗣;田村广人;加藤晃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G01N2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解析 装置 以及 程序 | ||
样品分组部(24)对源自微生物的样品按照表示各样品的菌种/菌株的先验信息进行分组,差异解析部(27)使用基于分组结果制作出的峰矩阵来进行差异解析。另一方面,当操作者输入与微生物的耐药性相关联的组重组条件时,样品组重组/重组解除部(25)利用预先登记的每组的表示耐药性的其它先验信息,进行已经分出的组的选择、合并并对组进行重组。差异解析部(27)使用基于组重组结果新制作出的峰矩阵来进行差异解析。由此,能够随着变更组重组条件而依次获取不同的与耐药性相关联的差异解析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通过对样品进行设备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的数据解析装置以及用于该解析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更为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进行多个样品组之间的差异解析的数据解析装置以及数据解析用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特定的疾病或疾患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确认等,正在推进利用了质谱分析法的生物标记的解析的研究,一部分研究已供于实际应用。如果发现在例如从多个正常人提取出的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样中完全或基本上不存在而在从罹患了癌等特定疾患的多个患者提取出的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样中明确地存在的物质,则可以说该物质是该疾患的有力的生物标记候选。一般地,利用质谱分析装置测定分别源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组(例如正常人组和患者组)的多个样品,并对由此得到的数据进行组间的差异解析,由此进行这样的生物标记的搜索。
以搜索生物标记(或更为普通的标记)为目的的以往的普通的质谱分析数据的差异解析的过程如下。在此,将组的总数设为NG,将样品的总数设为NS。
[步骤A1]分别获取与多个(NS个)样品对应的质谱,在各质谱中按照规定的算法进行峰检测。然后,按每个质谱制作汇总有检测到的峰的质荷比(m/z)值和信号强度值的峰列表。制作出的峰列表的总数与样品的总数相同,是NS。
[步骤A2]被提供的多个样品能够根据先验信息(预先信息)被分类为NG个组。在此,在将在上述步骤A1中得到的峰列表分为NG个组之后,制作以将各峰列表考虑为列矢量、使针对相同的质荷比的信号强度值为同一行的方式配置信号强度值的矩阵(峰矩阵)MP。在某一个质谱中检测到的峰的质荷比下其它质谱中不存在峰(在峰列表中不存在对应的峰)的情况下,将其它质谱中的该峰的信号强度值设为零即可。此外,上述先验信息例如是表示样品的由来的信息,是表示样品是从正常人和癌患者中的哪一方提取出的样品的信息等。
图3的(a)是峰矩阵的概念图。在此,峰矩阵的横向(行方向)取样品信息(例如样品编号),纵向(列方向)取质荷比值,矩阵的各元素是信号强度值。此时,峰矩阵MP的列数等于样品数NS,峰矩阵MP的行数等于遍及样品整体检测到的峰的总数(省略质荷比值相同的重复)NP。
[步骤A3]对在步骤A2中制作出的峰矩阵MP的各行实施单变量解析(一般来说是t鉴定、U鉴定、方差分析(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等统计假设鉴定),以调查组间的差异的有无,按每行计算表示观察到的差异的统计可靠性的p值(p-value)。
[步骤A4]通过将各行的p值与预先决定的显著性水平α(例如在t鉴定中经常使用α=0.05)进行比较,来提取在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行、也就是峰(或质荷比)。与该提取出的峰对应的成分是标记候选。
在上述例子中列举出的正常人组和患者组这样的样品的分组明确,但在实际的作为差异解析的对象的样品的情况下,分组方式大多并不固定为一种。另外,对于相同的多个样品,想要就基于不同种类的先验信息的各种分组分别搜索通过差异解析得到的标记的愿望也强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