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橡胶层压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6233.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2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迈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33/14 | 分类号: | C08L33/14;B32B25/14;C08K5/17;C08K5/31;C08K5/3462;C08K5/4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铮铮;姚开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基 丙烯酸 橡胶 组合 使用 层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组合物,该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组合物包含:(A)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B)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用于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的交联剂和(E)胍类交联促进剂、秋兰姆类交联促进剂或硫脲类交联促进剂。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组合物与氟橡胶组合物交联粘合而与氟橡胶层形成具有良好粘合强度的丙烯酸橡胶层。通过在该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组合物中进一步添加(C)由通式RNH2表示的伯胺可增加层间粘合力,其中R为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脂族烃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橡胶层压体。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适合于与氟橡胶组合物交联粘合的含羧基的丙烯酸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橡胶层压体。
背景技术
作为环境措施的一部分,正在推进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并且普及配备有涡轮增压器系统的车辆以符合排放规定。
由于从涡轮增压器引入到中间冷却器或发动机的空气是高温高压空气,所以用于输送这种空气的软管材料需要具有高耐热性。此外,在安装有EGR或PCV系统的增压器发动机中,废气和窜气被引入增压器的进气侧,从而试图提高热效率并且减少NOx气体。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的废气或窜气中的NOx或Sox会与进气中的水分反应而产生酸性凝聚物,诸如硝酸或硫酸。因此,除了耐热性之外,软管材料还需要具有耐酸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出橡胶层压体,该橡胶层压体通过使作为内层的有机过氧化物可交联的氟橡胶层与作为外层的丙烯酸橡胶层共交联而获得(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具体地,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将丙烯酸橡胶层和氟橡胶层通过共交联而获得的橡胶层压体,其中氟橡胶层中可添加诸如胺或亚胺的含氮化合物。可添加到氟橡胶层中的含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等。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层压体,该层压体包括非氟化橡胶层(A)和层压在该非氟化橡胶层(A)上的过氧化物可交联的氟橡胶层(B),其中非氟化橡胶层(A)是由用于硫化的橡胶组合物所形成的层,所述用于硫化的橡胶组合物包含:
(a1)未硫化的丙烯酸橡胶;
(a2)选自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或其盐,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或其盐,以及咪唑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以及
(a4)选自二硫代氨基甲酸铁和醛胺硫化剂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据认为,未硫化的丙烯酸橡胶具有多种交联位点,并且不限于羧基。
通过粘合强度试验(T型剥离试验)来评价所形成的层压体。基于界面处(25℃)的材料断裂(评估:○)或界面剥离(评估:×)来评估粘合性能或者是在25℃或140℃下测量粘合强度;但是,这些值(25℃)高达2.0N/mm至3.2N/mm。
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公开了通过使丙烯酸橡胶层(A)与氟橡胶层(B)交联粘合而获得的橡胶层压体,其中,丙烯酸橡胶层(A)包含丙烯酸橡胶组合物,该丙烯酸橡胶组合物包含含羧基丙烯酸橡胶和多元胺化合物交联剂,氟橡胶层(B)包含氟橡胶组合物,该氟橡胶组合物包含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其中丙烯酸橡胶组合物和氟橡胶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包含二氮杂双环烯烃化合物(例如,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异氰脲酸酯化合物以改善交联粘合性能。
通过剥离试验,以180°的剥离角和50mm/min的剥离速率对使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的酚盐作为二氮杂双环烯烃化合物得到的橡胶层压体进行评价。虽然粘合界面的状态是橡胶破损,但剥离强度TF为2.1N/mm。此外,当在丙烯酸橡胶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碳酸钠时,TF值为3.1N/mm。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485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迈特株式会社,未经优迈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6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