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力矩传递用接头和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5337.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大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3/74 | 分类号: | F16D3/74;B62D5/04;F16D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凸部 杯侧 驱动 周向间隙 卡合 隔壁部 传递部件 轴向 助力转向装置 力矩传递 轴向端面 电动式 赋予 配置 | ||
驱动侧凹凸部卡合在杯侧第一凹凸部,并且驱动侧凹凸部以存在有比在驱动侧凹凸部与杯侧第一凹凸部的卡合部被赋予的周向间隙大的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杯侧第三凹凸部中与隔壁部相比位于轴向一侧的部分。被驱动侧凹凸部卡合在杯侧第二凹凸部,并且被驱动侧凹凸部以存在有比在被驱动侧凹凸部与杯侧第二凹凸部的卡合部被赋予的周向间隙大的周向间隙的状态,卡合在杯侧第三凹凸部中与隔壁部相比位于轴向另一侧的部分。隔壁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驱动侧传递部件与被驱动侧传递部件的轴向端面彼此之间。
技术领域
例如,本发明所涉及的力矩传递用接头装入到各种机械装置,用于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传递力矩。例如,本发明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用作汽车的转向装置,通过将电动马达用作辅助动力源,从而减轻驾驶者为了操作方向盘所需的力。
背景技术
作为在对转向轮(除了铲车等特殊车辆,通常为前轮)赋予转向角时,用于减轻驾驶者为了操作方向盘所需的力的装置,广泛使用助力转向装置。另外,作为这样的助力转向装置,使用电动马达作为辅助动力源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近年来开始普及。这样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构造已知各种构造,但无论在哪种构造的情况下,都是将电动马达的辅助动力经由减速器赋予到因方向盘的操作而被旋转且随着旋转对转向轮赋予转向角的旋转轴。作为该减速器,一般使用蜗杆减速器。在使用了蜗杆减速器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使被电动马达旋转驱动的蜗杆、以及与旋转轴一起旋转的蜗轮啮合,将电动马达的辅助动力自由传递至该旋转轴。但是,在蜗杆减速器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在基于存在于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部的侧隙而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反转时,有的情况下会产生被称为打齿音的不快的异常噪声。
作为抑制产生这样的打齿音的构造,以往考虑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将蜗杆向蜗轮弹性地按压。图23~24示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一个例子。在转向轴2的后端部安装有方向盘1。转向轴2的前端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壳体3内。在被转向轴2旋转驱动的部分固定有蜗轮4。与蜗轮4啮合的蜗杆齿5设置在蜗杆轴6的轴向中间部。被电动马达7旋转驱动的蜗杆8的轴向两端部,被深槽型滚珠轴承等1对滚动轴承9a、9b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壳体3内。在蜗杆轴6的末端部,在与滚动轴承9a相比突出的部分外嵌有按压件10。在按压件10与壳体3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11等弹性部件。而且,利用该螺旋弹簧11,经由按压件10将设置在蜗杆轴6的蜗杆齿5向蜗轮4按压。利用这样的构成,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侧隙,抑制打齿音的产生。
在上述这样的以往构造的情况下,抑制了在蜗杆齿5与蜗轮4的啮合部产生打齿音,但不能抑制在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的结合部分产生的异常噪声。下面说明这一点。在图示的构造的情况下,为了将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能传递力矩地结合,在蜗杆轴6的基端部以开口的状态形成有花键孔13。另一方面,在输出轴12的末端部形成有花键轴部14。而且,通过使该花键轴部14与花键孔13花键卡合,将输出轴12与蜗杆轴6能传递力矩地结合。
如果花键轴部14与花键孔13在周向没有间隙地(没有侧隙地)花键卡合,那么在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轴6的基端部的结合部(花键卡合部)不会产生异常噪声。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在该花键卡合部会存在侧隙。特别是在利用上述图24所示的构造,抑制蜗杆齿5与蜗轮4之间的侧隙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使蜗杆轴6摇动移位,不能完全消除花键卡合部的侧隙,因此难以防止异常噪声的产生。
专利文献2记载的构造的目的是:通过将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轴经由金属制的圆柱状的动力传递部件结合,从而使该蜗杆轴的摇动移位顺畅。在这样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发明的情况下,为了使蜗杆轴摇动移位,在动力传递部件的两端部所设置的花键轴部(阳花键)、与蜗杆轴和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各端部所设置的花键孔(阴花键)的花键卡合部分别存在侧隙。因此,在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反转时,有可能产生异常噪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6898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
- 下一篇:湿式多板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