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枢插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8257.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6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超;董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增成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H02K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枢 轴承 轴承机壳 机壳支承部 插入装置 中心孔 中心轴 修正 上下移动 筒状机壳 修正工具 下端 对准 本实用新型 轴承中心 插入筒 外径比 支承筒 外周 损伤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枢插入装置,用于将电枢插入筒状机壳,在筒状机壳的下端固定有轴承机壳,轴承机壳内保持有具有球状外周面的轴承,电枢具有用于插入轴承中心孔内的中心轴。该电枢插入装置具有:机壳支承部,支承筒状机壳和轴承机壳,其中轴承机壳位于筒状机壳下端;电枢插入部,能够保持电枢,并能够与机壳支承部对准以上下移动而将中心轴插入中心孔内;轴承修正部,具有修正工具,修正工具具有外径比中心孔的内径小的轴承插入部,轴承修正部构造成能够与机壳支承部对准,并上下移动以将轴承插入部插入中心孔内,从而修正轴承的倾斜。在将电枢插入机壳内之前,能够对轴承的倾斜进行修正,从而确保中心轴能够在不损伤轴承的情况下进行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刷电机的组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枢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有刷电机具有启动快、制动及时、可在大范围内平滑地调速、控制电路相对简单等特点。因此,在乳制品行业、酿造行业、肉制品加工行业、豆制品加工行业、饮料加工行业、糕点加工业、药品业、电子精密厂、等一些更高要求的无尘车间都有广泛应用。
如图1A-1B所示,有刷电机100包括筒状机壳101、轴承机壳102、法兰罩105、电枢103以及电刷104。其中,筒状机壳101在内周面固定有磁铁。电枢103具有中心轴1031和套设在中心轴1031上的转子铁芯1032,电枢103插入并固定在筒状机壳101内。在轴承机壳102内保持有轴承1021,该轴承1021具有球状外周面。中心轴1031插入轴承机壳102内的轴承1021的中心孔1022内。电刷104套设在中心轴1031上并设置在法兰罩105与转子铁芯1032之间。
在组装该有刷电机100时,通常首先将机壳101与轴承机壳102组装在一起,然后再将电枢103插入其中。在插入过程中,需要将电枢103的中心轴1031的一端插入轴承机壳102内的轴承1021的中心孔1022。由于轴承1021的外表面为球面,因此容易在其容纳部内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在轴承1021倾斜的情况下,轴承1021的中心孔1022的轴线与电机的重心轴线不平行,在将电枢103的中心轴1031插入轴承1021的中心孔1022时,中心轴1031在穿过中心孔1022时与轴承1021发生碰撞,或者也可能存在中心轴1031卡在中心孔1022内而无法通过的情况,这会损伤中心轴1031、轴承1021以及插入装置。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电枢顺利插入机壳内的电枢插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枢插入装置来满足上述要求。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枢插入装置,能够在将电枢插入机壳内之前对下端的轴承机壳内的轴承进行修正,以使得轴承的中心孔与电机的中心轴线一致,从而确保电枢能够顺利插入机壳内。具体来说,提供一种电枢插入装置,用于将电枢插入并固定于在内周面固定有磁铁的筒状机壳,在所述筒状机壳的下端固定有轴承机壳,在所述轴承机壳内保持有具有球状外周面的轴承,所述电枢具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用于插入所述轴承的中心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插入装置具有:
机壳支承部,所述机壳支承部支承所述筒状机壳和所述轴承机壳,其中所述轴承机壳位于所述筒状机壳下端;电枢插入部,所述电枢插入部构造成能够保持所述电枢,并能够与所述机壳支承部对准,且能够上下移动以将所述电枢的所述中心轴插入所述轴承机壳的所述轴承的所述中心孔内;轴承修正部,所述轴承修正部具有修正工具,所述修正工具具有外径比所述轴承的中心孔的内径小的轴承插入部,所述轴承修正部构造成能够与所述机壳支承部对准,并能够上下移动以将所述修正工具的所述轴承插入部插入所述轴承的中心孔内,从而修正所述轴承的倾斜。
由于该特征,在将电枢插入机壳内之前,能够通过轴承修正部对轴承机壳内的轴承的倾斜进行修正,从而确保电枢的中心轴能够在不损伤轴承的情况下进行组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修正工具的所述轴承插入部具有下端部,所述下端部的外径从上向下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增成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增成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8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