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人工自动煎饼果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6720.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东超 |
主分类号: | A47J37/10 | 分类号: | A47J37/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5100 河北省张家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煎饼果子 鏊子 按压杆 折叠夹 刮片 料筒 面糊 食品加工机械 投放 操作台面 辅助设备 模拟人工 手工制作 行走机构 自动加工 煎饼机 可转动 天车 饼皮 翻折 分时 刮涂 中段 果子 吊装 成型 还原 制作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仿人工自动煎饼果子机。现有的煎饼机仅能作为饼皮加工的辅助设备,辅料投放及果子成型分时分步,难以达到理想的口感。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机架中段的操作台面设有一可转动的鏊子,并在鏊子的周围设置刮片、按压杆、折叠夹取器,机架上段设置天车式料筒行走机构吊装料筒,通过刮片、按压杆、折叠夹取器的配合,模拟人工动作刮涂面糊、投放辅料、起饼、翻铲(翻折)及包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与人工完全相同的手法及步骤,自动加工制作煎饼果子,最大限度的还原了手工制作的口感,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仿人工自动煎饼果子机。
背景技术
煎饼果子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美食,传统的加工操作及工艺需要制作人具备娴熟的技艺,且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由于其制作手法及过程控制直接影响煎饼的味道和口感,如料浆的投放量、料浆的涂布、煎饼的成型厚度、加热时长、煎烤火候、饼皮铲起的动作熟练程度等,因此市面上常见的煎饼机均只作为浆料刮涂或饼皮加工的辅助设备,而辅料投放、煎饼折叠等关键步骤因无法精量投放,仍需事后由人工另外加工完成,这种做法由于饼皮的制作与辅料投放及果子成型分时、分步进行,其加工过程缺乏连贯性,导致煎饼口感等与传统技艺加工的食品存在较大差异。极少部分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煎饼机,也仅仅节省了部分人工,其投料、翻折等加工工艺及制作过程与传统制作手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及口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人工自动煎饼果子机,采用与人工加工制作煎饼完全相同的步骤及手法,模拟人工动作刮涂面糊、投辅料、翻铲及折叠,实现自动加工的同时,达到了理想的口感,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仿人工自动煎饼果子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固定在机架内的加热装置、控制电路;所述的动力装置及加热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料筒行走驱动部、投料驱动部、鏊子驱动部、摆杆驱动部、清扫器驱动部;还包括天车式料筒行走机构、液态料筒、固态料筒、鏊子、刮片、按压杆、折叠夹取器、清扫器、摆杆机构;
所述的天车式料筒行走机构包括第一吊轨、前后向行走架、左右向行走架、料筒吊架;
第一吊轨水平固定在机架上部,前后向行走架的架体装配在第一吊轨上,并由料筒行走驱动部控制沿第一吊轨运动;前后向行走架架体上设有第二吊轨,左右向行走架装配在第二吊轨上,并在料筒行走驱动部带动下沿第二吊轨运动;料筒吊架装配在左右向行走架的下部;液态料筒及固态料筒吊挂在料筒吊架上,并分别连接投料驱动部;
所述的机架中段设有操作台面,操作台面的中央装配有一可转动的鏊子,鏊子驱动部与鏊子连接并带动鏊子水平旋转;加热装置固定在鏊子下方的机架上;
刮片、按压杆、折叠夹取器分别通过摆杆机构装配在鏊子周边的操作台面上;各摆杆机构分别与摆杆驱动部连接;
刮片、按压杆及折叠夹取器分别由摆杆机构的摆杆带动在升降和水平移动;刮片主体与其沿鏊子半径方向刮涂面糊的水平移动路径呈锐角装配;
折叠夹取器包括主铲、副铲;主铲后部与摆杆机构的摆杆连接装配,主铲上设有一组梳状排列的长通孔,副铲设有与长通孔对应的梳齿,各梳齿并列设置且根部通过一转轴铰接连接在主铲的中段下方;摆杆驱动部与副铲连接并带动副铲转动,使各梳齿的自由端同步向上翻转穿过长通孔至主铲上方,与主铲前段形成钳合状;
清扫器的刷头通过支杆可摆动的装配在操作台面上,并连接清扫器驱动部;清扫器驱动部带动支杆及刷头在水平面内摆动刮扫鏊子表面。
进一步,所述的刮片与鏊子的表面呈20~60度夹角;刮片主体与其沿鏊子半径方向刮涂面糊的水平移动路径间的夹角为10~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东超,未经梁东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6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士炉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铸铁煎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