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车用圆管式回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1736.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0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纪爱师;纪建奕;曹琦;张世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汽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4 | 分类号: | B60P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永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5 | 代理人: | 殷雷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车箱 自卸车 通轴 本实用新型 回转装置 汽车制造技术 车架纵梁 耐磨衬套 挂车 自卸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卸车用圆管回转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自卸车、自卸挂车自重过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用圆管式回转装置,包括圆管式通轴,所述圆管式通轴连接在车架纵梁上,所述圆管式通轴两端连接车箱支座,所述车箱支座设于车箱底部,所述圆管式通轴与车箱支座之间设有耐磨衬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卸车用圆管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标准、法规的不断升级,公路、交通等管理部门对治超力度的加大,如何解决自卸车、自卸挂车的自重过大,是行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自卸车、自卸挂车的车箱回转装置,普遍采用实心通轴结构,存在自重过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自卸车、自卸挂车自重过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用圆管式回转装置,包括圆管式通轴,所述圆管式通轴连接在车架纵梁上,所述圆管式通轴两端连接车箱支座,所述车箱支座设于车箱底部,所述圆管式通轴与车箱支座之间设有耐磨衬套。
上述的自卸车用圆管式回转装置,所述圆管式通轴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连接在车架纵梁上。
上述的自卸车用圆管式回转装置,所述车箱支座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设于车箱底部。
本实用新型自卸车用圆管式回转装置有益效果为:可以将自卸车、自卸挂车的回转装置自重降低至最大限度。设有圆管式通轴,圆管式通轴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架纵梁上,圆管式通轴两端安装车箱支座,圆管式通轴与车箱支座之间设有自润滑的耐磨衬套,把车箱支座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箱底部,形成一个车箱回转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卸车用圆管式回转装置,包括圆管式通轴1,所述圆管式通轴1连接在车架纵梁上,所述圆管式通轴1两端连接车箱支座3,所述车箱支座3设于车箱底部,所述圆管式通轴1与车箱支座3之间设有耐磨衬套4。所述圆管式通轴1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连接在车架纵梁上。所述车箱支座3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设于车箱底部。形成一个车箱回转装置,从而实现自卸车、自卸挂车车箱的举升翻转作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汽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汽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1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校车地板革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材料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