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始发的反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1621.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3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史清华;黄志毅;何志辉;饶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机 反力架 盾构始发 连接端 台架 传力构件 反力装置 连接件 洞门 端墙 千斤顶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千斤顶位置 盾构姿态 施工空间 左右两侧 上移动 掘进 管片 井内 拼装 受力 | ||
一种用于盾构始发的反力装置,包括位于盾构始发井内底板上的始发台架,放置在始发台架上的盾构机,以及设置在始发台架上且位于盾构机后方的反力架,盾构始发井内在盾构机的掘进方向上设有一面端墙,端墙上设有洞门结构,反力架朝向盾构机的一面设有与盾构机千斤顶位置相对应的传力构件,反力架能够在始发台架上移动,使盾构机千斤顶与传力构件相接触,端墙上位于洞门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在反力架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端,端墙与反力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使反力架在受力时不倒退。本实用新型无需拼装负环管片,具有效率高,盾构姿态易控制,施工空间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盾构始发的反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法施工因其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地层扰动小、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广泛运用在地铁隧道、引供水隧道、电力隧道等隧道施工领域。采用盾构法施工首先要进行的关键工作是盾构始发施工,始发施工一般是在工作竖井实施,视始发场地大小,可采用整体或者分体方式始发,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始发,均需要为盾构机始发提供足够的推进反力。
目前,盾构始发施工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固定式反力架结合负环管片,通过负环管片提供使盾构机向前推进的反力。盾构机每向前推进一个单元距离,缩回千斤顶,新拼装一环负环管片后,盾构机再向前推进,直至完成盾构始发阶段掘进施工。这种方式需要拼装一定数量的负环管片,始发结束后,又需将负环管片拆除并吊出始发井外,工序多、施工成本大、风险大、工期长,同时负环管片的拼装作业也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
针对该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1410254040.9,名称为盾构始发井的可移动式反力设备的发明专利,公开了采用推背墙为盾构机提供向前推进的反力的方式,通过移动反力架,以及在反力架与推背墙之间分段接长水平支撑管,使反力架与推背墙之间形成整体,为盾构机推进提供反力。这种方式虽然无需拼装负环管片,成本降低,但仍需要拼装一定数量的水平横撑,支撑分段接长工序循环多,操作麻烦,工期不能有效地减少,盾构姿态不易控制,盾构机头易栽头,且这种方式仍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来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始发的反力装置,无需拼装负环管片,具有效率高,盾构姿态易控制,所需施工空间小的特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盾构始发的反力装置,包括位于盾构始发井内底板上的始发台架,放置在始发台架上的盾构机,以及设置在始发台架上且位于盾构机后方的反力架,所述盾构始发井内在盾构机的掘进方向上设有一面端墙,端墙上设有洞门结构,所述反力架朝向盾构机的一面设有与盾构机千斤顶位置相对应的传力构件,所述反力架能够在始发台架上移动,使盾构机千斤顶与传力构件相接触,在盾构始发井内的端墙上,且位于洞门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在反力架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端,端墙与反力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使反力架在受力时不倒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钢筋、拉杆或者钢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预埋在端墙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反力架上的预留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预留孔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还设置在端墙上洞门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端还设置在反力架的顶部相对应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以洞门结构的中轴为对称轴相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使连接件连接时保持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1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用巷道拉底开帮修复机
- 下一篇:一种隧道用预制混凝土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