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ET膜卷自动夹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3793.8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东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夹爪气缸 手指板 压板 自动夹取机构 合拢 旋转气缸 防脱销 限位槽 回程 钢球 本实用新型 对称布置 生产效率 装置结构 自动夹持 打滑 固连 夹紧 跌落 橡胶 人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ET膜卷自动夹取机构,包括U型底座、旋转气缸、夹爪气缸、压板、钢球、手指板、防形条、防脱销、衬垫,夹爪气缸回程动作带动两件对称布置的手指板合拢,从而带动与手指板固连的防形条将PET膜卷夹紧,衬垫材质为橡胶,有效防止PET膜打滑,同时,防脱销在夹爪气缸回程后合拢,有效防止PET膜卷跌落,当需要对PET膜卷转动方向时,旋转气缸工作带动夹爪气缸转动,此时,压板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的钢球转动,使得压板转动平稳,从而保证PET膜卷转动平稳。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PET膜卷进行自动夹持,避免人手与PET膜卷直接接触,且能调整PET膜卷的方位,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ET膜卷自动夹取机构。
背景技术
PET膜又名耐高温聚酯薄膜。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透明性、可回收性,可广泛的应用于磁记录、感光材料、电子、电气绝缘、工业用膜、包装装饰、屏幕保护、光学级镜面表面保护等领域。PET膜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配比、挤出成型、冷却、表面涂覆防静电液、裁切、包装等,在PET 膜包装时需要将卷制好的PET膜卷从产线上卸下,目前仍然采用人工操作,即操作人员手持PET膜卷将其从产线上卸下,由于手持PET膜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当PET膜卷跌落式易砸伤操作人员。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PET膜预热旋转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ET膜卷自动夹取机构,来解决操作人员手持PET膜卷导致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ET膜卷自动夹取机构,包括U型底座、旋转气缸、夹爪气缸、压板、钢球、手指板、防形条、防脱销、衬垫,所述的旋转气缸位于U型底座内侧顶部,所述的旋转气缸与U型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夹爪气缸位于旋转气缸下端,所述的夹爪气缸与旋转气缸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夹爪气缸外侧,所述的压板与夹爪气缸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钢球位于压板和U型底座之间,所述的手指板数量为2 件,沿夹爪气缸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防形条位于手指板一侧,所述的防形条与手指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防脱销位于防形条下端,所述的防脱销与防形条螺纹相连,所述的衬垫位于防形板内侧,所述的衬垫与防形板粘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U型底座还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的第一限位槽位于U型底座内侧底部,所述的第一限位槽不贯穿U型底座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板还设有连接条,所述的连接条位于压板上端且位于夹爪气缸外侧,所述的连接条与压板通过螺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板还设有调节槽,所述的调节槽形状为椭圆形,贯穿连接板主体,调节槽可以调节压板在夹爪气缸的位置,从而调节压板与钢球的压紧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板还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的第二限位槽位于压板下端,所述的第二限位槽不贯穿压板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指板还设有减震垫,所述的减震垫位于手指板上端,所述的减震垫与手指板粘接相连,减震垫位于手指板和夹爪气缸的连接处,有效消除夹紧PET膜卷时产生的冲击。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PET膜卷自动夹取机构,工作时,夹爪气缸回程动作带动两件对称布置的手指板合拢,从而带动与手指板固连的防形条将PET膜卷夹紧,衬垫材质为橡胶,有效防止PET膜打滑,同时,防脱销在夹爪气缸回程后合拢,有效防止PET膜卷跌落,当需要对PET膜卷转动方向时,旋转气缸工作带动夹爪气缸转动,此时,压板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的钢球转动,使得压板转动平稳,从而保证PET膜卷转动平稳。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PET膜卷进行自动夹持,避免人手与PET膜卷直接接触,且能调整PET膜卷的方位,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东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东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3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毛坯宽幅抓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面板的自动取放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