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预热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9216.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兆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丽萍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滑动轴承 密封挡板 中间轴套 转轴 本实用新型 空气预热 套接 外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抵压机构 铰链铰接 铰链转动 转轴两端 两端部 折叠的 中空 顶持 铰链 轴套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的密封装置,公开了一种空气预热密封装置,包括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可展开或折叠的密封挡板、用以顶持密封挡板相对于固定板展开的抵压机构;所述密封挡板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铰链包括一转轴、套接于转轴外周的两个以上的滑动轴承、连接于相邻的两滑动轴承之间的一个以上的中间轴套、分别连接于转轴两端部的两端部轴套;所述中间轴套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相邻的两滑动轴承的外周,所述中间轴套与转轴之间形成有环形的中空部分。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高铰链转动灵活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装置,主要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石油、石化等大型企业用锅炉所配套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铰链转动灵活性的空气预热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主要包括携带漏风和密封漏风两种。其中,密封漏风主要取决于密封装置的严密程度以及烟气和空气侧的压差,设计和安装良好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漏风一般为8%~10%。漏风严重时可达20%~30%。漏风不仅会使排烟热损失增大,通风电耗增加,严重时会造成炉膛助燃空气量不足,从而影响锅炉的工作效力。
现有空气预热密封装置中铰接结构的相对转动部件在烟气中运行后,因热胀冷缩容易产生以肉眼无法观察的结构微量变形,导致铰接结构转动时发生卡涩现象,影响空气预热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进而导致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过程中电机电流过大,漏风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卡涩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铰链转动灵活性的空气预热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预热密封装置,包括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可展开或折叠的密封挡板、用以顶持密封挡板相对于固定板展开的抵压机构;所述密封挡板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铰链包括一转轴、套接于转轴外周的两个以上的滑动轴承、连接于相邻的两滑动轴承之间的一个以上的中间轴套、分别连接于转轴两端部的两端部轴套;所述中间轴套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相邻的两滑动轴承的外周,所述中间轴套与转轴之间形成有环形的中空部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空气预热密封装置中的密封挡板通过铰链可转动地铰接于固定板,抵压机构用以顶持密封挡板相对于固定板展开。空气预热密封装置通过展开的固定板可以降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铰链中的滑动轴承套接于转轴的外周,中间轴套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相邻的两滑动轴承的外周,中间轴套与转轴之间的环形中空部分使得中间轴套与转轴在相对转动时不会发生接触;即使在高温环境中运行后,环形的中空部分亦能避免铰链中的中间轴套在转动时卡碰于转轴,排除了铰链在热胀冷缩的原因下产生的结构微量变形而导致的卡涩现象;提高了中间轴套相对于转轴的转动灵活性。
优选的,每一所述端部轴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轴孔,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相贯通的第二轴孔;所述端部轴套的一端通过第一轴孔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另一端通过第二轴孔套接于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周中间部分于径向方向向外突出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中间轴套和端部轴套分别贴近于所述环形凸缘的两侧边,或者所述两中间轴套分别贴近于所述环形凸缘的两侧边。
优选的,所述密封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端部轴套,所述固定板相应的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轴套;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角度限位块,所述两角度限位块与所述抵压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密封挡板和固定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两角度限位块贴合时,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固定板呈180度展开。
优选的,所述抵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并用以顶持所述密封挡板相对于固定板展开的抵压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和抵压件的拉簧;所述固定座和抵压件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抵压件通过所述拉簧的伸缩拉力顶持于密封挡板,并限制密封挡板相对于固定板展开的转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兆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兆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9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