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竖向预应力顶部预留槽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9087.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军;张卫霞;李晓;贺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护筒 精轧螺纹钢 移动块 本实用新型 竖向预应力 预留槽口 承载板 夹持块 可循环 转动杆 穿孔 槽口 滑动安装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转动安装 安装板 一次性 竹胶板 侧壁 适配 浇筑 节约 延伸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竖向预应力顶部预留槽口装置,包括钢护筒和精轧螺纹钢,所述钢护筒的底部开设有预应力穿孔,精轧螺纹钢的顶端贯穿整个预应力穿孔并延伸至钢护筒内,所述钢护筒上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承载板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块,精轧螺纹钢位于两个移动块之间,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均与精轧螺纹钢相适配,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钢护筒的侧壁相接触,钢护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本实用新型省去了传统用竹胶板做一次性槽口盒及浇筑后凿除槽口盒的材料和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竖向预应力顶部预留槽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连续梁施工中,竖向精轧螺纹钢作为竖向预应力,数量较多,竖向预应力顶部槽口的加工和加固慢慢成为整个梁段的创效省时节点,传统用槽口采用竹胶板人工制作槽口,不仅费时费工,安装时不好固定,而且拆除时凿出竹胶板也同样费时费工,不能循环利用等缺陷,极大耗费了人工及材料成本,降低了施工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循环竖向预应力顶部预留槽口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循环竖向预应力顶部预留槽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循环竖向预应力顶部预留槽口装置,包括钢护筒和精轧螺纹钢,所述钢护筒的底部开设有预应力穿孔,精轧螺纹钢的顶端贯穿整个预应力穿孔并延伸至钢护筒内,所述钢护筒上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承载板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块,精轧螺纹钢位于两个移动块之间,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均与精轧螺纹钢相适配,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钢护筒的侧壁相接触,所述钢护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下方,所述钢护筒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上匹配有同一个皮带,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丝杠,两个丝杠上均螺纹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与钢护筒的侧壁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板上均安装有推动块,两个推动块分别与两个转动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穿孔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与精轧螺纹钢密封配合,第二密封圈与钢护筒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精轧螺纹钢的顶端贯穿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型槽,转动柱上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与环型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摇把,摇把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上方。
优选的,两个移动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推动块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底端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钢护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筒提手,筒提手的表面设有防滑螺纹,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钢护筒的侧壁相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钢护筒、第一安装板、转动柱、第一转轮、皮带、丝杠、第二安装板和第二转轮相配合,便于对移动板进行移动,通过钢护筒、承载板、移动块、夹持块、转动杆、移动板和推动块相配合,便于将钢护筒和精轧螺纹钢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省去了传统用竹胶板做一次性槽口盒及浇筑后凿除槽口盒的材料和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循环竖向预应力顶部预留槽口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9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