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氯苯醌生产用尾气缓冲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8981.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韶康;张兰君;王海;施鹏飞;王国荣;徐国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拜尔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2523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釜 分割板 腔体 本实用新型 第二腔体 第一腔体 四氯苯醌 釜本体 尾气 圆柱体结构 化学气体 气体残留 输送气体 有效解决 释放 出气孔 管腔体 清洗口 压力计 上端 下端 清洗 泄漏 分割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氯苯醌生产用尾气缓冲釜,包括缓冲釜本体和分割板,缓冲釜本体呈圆柱体结构,分割板位于冲釜本体内部,分割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割板将冲釜本体内部均等分割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三个结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力计,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割板对缓冲釜本体内部的拆分成均等三个结构,在释放气体时通过各腔体下端出气孔的逐个释放,有效解决传统缓冲釜压力过大容易造成输送气体时出现泄漏问题,且有解决管腔体过大时出现化学气体输送不彻底的情况,避免了气体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上部清洗口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缓冲釜不可清洗的现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氯苯醌生产用尾气缓冲釜,特别涉及一种化工材料尾气缓冲装置,属于化工尾气缓冲储存领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化工生产中有许多易燃易爆或有毒腐蚀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挥发出来造成环境污染,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并引出至装有吸收中和液的吸收塔中吸收,现有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合成罐、缓冲釜、引风机、吸收液循环泵和吸收塔,生产中的尾气进入缓冲釜后被引风机吸入到吸收塔中,在吸收塔中被循环泵打入的吸收液吸收,缓冲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的缓冲釜多采用一体式结构,压力过大时接通导管,容易泄露,造成人员伤亡,且传统缓冲釜多为封闭式,对于长久的储存化工气体,其内壁多少残留一些化学成分,清洗不方便,且缓冲釜较大时,在人员输出化工气体时,容易造成气体少量残留于腔体中,挥发出去对人员环境造成伤害,现有的缓冲釜多为固定式,人员运输不方便,移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氯苯醌生产用尾气缓冲釜,通过分割板对腔体的分割成多个部分,各部之间可以连接,各部可独立输送气体,有效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氯苯醌生产用尾气缓冲釜,包括缓冲釜本体和分割板,所述缓冲釜本体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分割板位于所述冲釜本体内部,所述分割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分割板将所述冲釜本体内部均等分割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三个结构,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力计,三个所述压力计之间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上端均固定连通有清洗口,所述第三腔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下端的出气管上均固定连通有球阀,三个所述球阀之间位于所述缓冲釜本体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分割板在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隔离圆板,所述隔离圆板通过弹力带与所述隔离圆板弹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圆板采用聚全氟乙烯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连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圆板边沿固定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口表面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有管盖。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割板对缓冲釜本体内部的拆分成均等三个结构,在释放气体时通过各腔体下端出气孔的逐个释放,有效解决传统缓冲釜压力过大容易造成输送气体时出现泄漏问题,且有解决管腔体过大时出现化学气体输送不彻底的情况,避免了气体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上部清洗口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缓冲釜不可清洗的现状,缓冲釜下端万向轮的设计有效解决现有缓冲釜移动困难的问题,时缓冲釜移动更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拜尔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拜尔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8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