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材制造自动送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9769.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升;胡永刚;吴甲民;张李超;刘洁;魏青松;吕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69/0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周磊,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成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增材制造自动送粉系统。
背景技术
在粉材为原料的增材制造中,目前主要采用铺粉法进行打印件的逐层送料。特别是在陶瓷材料的增材制造过程中,粉末床工艺仍是主流。主要涉及到粉末的存储、供送、铺层与余料回收等工序。铺粉装置的稳定可靠运行对增材制造的成型效率及成本控制有很大影响。按照铺粉特点主要分为固定缸活塞顶出旋辊送粉、漏斗式刮板送粉两大类。粉末运动环境下,粉末极易黏着在轴承、铰链、叶轮等运动部件上,影响其可靠性,甚至导致设备功能无法正常实现。
铺粉法虽具有余料自支撑的优势,但目前的两侧双缸铺粉系统,在进行小零件小批量成型的送料时,备料需求大,剩料过多,粉末利用率不高,不利于控制成本。在进行大件成型时,由于大面积铺粉的需求,而造成铺粉辊前堆积大量的粉末,对铺粉辊的顺利动作造成障碍,且因大量粉末的推切力造成上一成型层出现明显的缺陷,甚至造成开裂导致成型失败。而漏斗式同步送粉,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在恶劣的粉末环境下,要求铺粉装置采用尽可能简单的传送机构且易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自动送粉系统,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移植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自动送粉系 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共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储粉仓、控粉装置、量化传送装置和铺粉装置,其中,
所述储粉仓位于工作台的上方,以用于储存粉末;
所述控粉装置安装于所述储粉仓的底部;
所述量化传送装置位于所述控粉装置的下方,以用于定量承接从所述控粉装置掉落的粉末,其包括两个送粉转辊及包套在这两个送粉转辊上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上设置有拨粉片或拨粉柱,以便于粉末掉落到工作平台上;
所述铺粉装置位于工作台上方,以用于铺粉。
优选地,所述控粉装置包括两块高度一致的移动板,并且这两块移动板能相对或相向移动,所述储粉仓上设置有便于两块所述移动板移动的移动沟槽。
优选地,所述铺粉装置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送粉转辊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传动装置的卡位部件。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侧漏粉挡板。
优选地,所述送粉转辊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轴上并且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旋转,所述防侧漏粉挡板为分体式挡板,其包括固定在传送机构上表面的随动挡板和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的固定挡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挡板分为上部和下部,并且其下部相对于上部呈0-15度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固定挡板的下部设置有意外漏粉槽,或者所述固定挡板的下部边缘向外上翻形成盛粉槽。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传送机构上的拨粉柱或拨粉片可有效防止出粉口不出粉现象的发生,同时根据相应的转速可以实现量化供粉。
(2)两侧设置的铺粉辊可以实现双向铺粉,而无需复位动作,节省了铺粉动作时间,提高了铺粉效率。
(3)传送机构两侧边缘设置有防侧漏粉挡板。可有效防止粉末进入转轴部位,易于维护。
(4)储粉仓出粉口处增设的控粉装置可实现供粉区域面积的按需调整,大大节省了供粉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移植性强,既适用于小型成型机,也可扩展至大型成型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增材制造自动送粉系统,包括机架及共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储粉仓3、控粉装置4、量化传送装置2和铺粉装置1,其中,
所述储粉仓3位于工作台的上方,以用于储存粉末;
所述控粉装置4安装于所述储粉仓3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9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形物料上料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导向机构的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