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型风管侧向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3643.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易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F16L55/035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管 侧向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型风管支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门型风管侧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门型风管是用于新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门型风管是由多节风管拼接而成。风管按照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这些风管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厂、药业制造厂、写字楼、购物中心、超市、酒店或政府机关等,能够将新空气输送进入所需空间内。门型风管的安装通常是通过吊杆吊装于屋顶上,门型风管处于悬空状态,当送风量更大时,风力冲击门型风管内壁导致风管轻微摆动,进一步出现噪音,影响下方人员的正常工作。此外,一种类型的吊杆只能安装具有固定截面积的门型风管,应用范围有限。另外由于门型风管处于高空,当局部出现泄露时,需要在高空进行维修,维修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有效消除噪音、适用于不同截面积门型风管的安装、操作简单的门型风管侧向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门型风管侧向支撑结构,它包括固设于墙壁上且从上往下顺次设置的槽钢、套筒、支撑板和塑料件,槽钢内设置有可沿槽钢长度方向移动的齿条,齿条的一端延伸于槽钢的外部,齿条的延伸端处固连有挡板,挡板垂直于齿条设置,槽钢内还旋转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的套筒内固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连有垂直于支撑板设置的减震板,支撑板的右端部铰接有斜板,斜板的另一端搭在塑料件顶部,
所述的挡板位于减震板的右侧。
所述的槽钢平行于支撑板设置。
所述的减震弹簧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有效消除噪音、适用于不同截面积门型风管的安装、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壁,2-槽钢,3-套筒,4-支撑板,5-塑料件,6-齿条,7-挡板,8-齿轮,9-减震弹簧,10-减震板,11-斜板,12-门型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门型风管侧向支撑结构,它包括固设于墙壁1上且从上往下顺次设置的槽钢2、套筒3、支撑板4和塑料件5,槽钢2平行于支撑板4设置,槽钢2内设置有可沿槽钢2长度方向移动的齿条6,齿条6的一端延伸于槽钢2的外部,齿条6的延伸端处固连有挡板7,挡板7位于减震板10的右侧,挡板7垂直于齿条6设置,槽钢2内还旋转安装有齿轮8,齿轮8与齿条6啮合,所述的套筒3内固设有减震弹簧9,减震弹簧9水平设置,减震弹簧9的一端固连于墙壁1上,减震弹簧9的另一端固连有垂直于支撑板4设置的减震板10,支撑板4的右端部铰接有斜板11,斜板11的另一端搭在塑料件5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取用两个该支撑结构,将门型风管12的一端部放置于其中一个支撑结构的支撑板4上,将门型风管12的另一端部放置于另一个支撑结构的支撑板4上,且保证门型风管12的左端面靠在减震板10上,转动齿轮8,齿轮8使齿条6向槽钢2内伸入,移动过程中,挡板7靠在门型风管12的右端面,从而将门型风管12限制于减震板10和挡板7之间,当输送风的过程中,即使有连续的大风冲击门型风管12的内壁,减震弹簧9也能吸收风管的震动,消除了震动所产生的噪音。
此外挡板7可以在任意位置停留,促使任意截面的门型风管均能被支撑,通用性更高。当要维修风管时,只需先将齿条6向外伸出,随后将斜板11从塑料件5上放下,保证斜板11与支撑板4呈钝角,且斜板的另一端接触到地面,此时门型风管12沿着斜板11滑动到人可操作位置,无需爬到屋顶进行维修,方便了维修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3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