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燃油箱爆破耐压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6207.X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雷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3 | 分类号: | G01N3/3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燃油 爆破 耐压 测试 系统 | ||
一种汽车燃油箱爆破耐压测试系统,包括储水箱、油箱、变频泵、压力测试监控设备、电磁控制阀、比例节流控制阀和比例阀控制模块、汇流块和工业电脑。自动监测调节油箱内水量与压强的水路循环系统,主要用于对不同油箱的耐压测试设备,有效避免人为添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损耗以及油箱内压强的不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爆破耐压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箱爆破实验测试过程主要由储水箱、油箱、变频泵、压力测试监控设备、电磁控制阀、比例节流控制阀和比例阀控制模块、水路汇流块等组成。油箱爆破实验测试是指以水取代油来作为实验媒介,测试出油箱内水量以及压强之间的关系,根据设定油箱内压强自动调节油箱内水量。除此之外,油箱爆破实验还测试出当油箱内部压强一定时,油箱爆破时间和油箱内压强的关系。市场上油箱爆破实验设备虽然很多,但存在着各种缺陷,主要缺陷有两点:其一、油箱内的压力通过手动添加液体来改变,手动添加过程中液体有损耗,且难以掌控平衡点;其二、往油箱添加液体的过程没有做到实时,导致油箱内压强不够稳定。
专利号为CN201610485148.8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燃油箱爆破耐压测试系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其依然存在问题:其一、测试系统所用的媒介是油,造成资源的浪费;其二、需要通过手动调节比例阀改变被测油箱内的压强,导致油箱内的压强大小浮动较大;其三、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压力与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文档数据都可以存储。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自动监控调节油箱内压强的水路循环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系统,采用水作为测量媒介,油箱中的水压由比例阀来控制调节油箱中的压力差,即比例阀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实时调节油箱内的水量和压强根据油箱中的设定压强对油箱中的水进行实时检测并添加,保证了水量的均匀、稳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监控调节内水量与其压强关系的水路循环系统,可以完成汽车油箱爆破实验,且实现了油箱中压强和水量真正的实时监控、可调、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汽车燃油箱爆破耐压测试系统,其包括:储水箱、油箱、变频泵、压力测试监控设备、电磁控制阀、比例节流控制阀和比例阀控制模块、汇流块以及工业电脑PC。所述的储水箱1通过变频泵2抽取一定量的水,经过水路汇流块10进入到油箱9,其中,在变频泵2附近的水路上设置压力测试监控设备3和4;在储水箱1到油箱9的水路中设置电磁控制阀5、比例节流控制阀以及比例阀控制模块6;在油箱9的下面引出压力传感器汇流块11;油箱内的压强通过7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出传输给工业电脑。采用如上所述的汽车燃油箱爆破耐压测试系统,采用水作为测量媒介,循环利用,环保节约;通过比例阀6的打开多少压力的控制回路为闭环回路自动调整压力差,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干扰;通过压力传感器汇流块11直接反馈出油箱内部的真实压力;通过工业电脑显示出压力与时间的实时曲线,便于清晰判断和观察,工业电脑对数据的保存便于后期的查看核对。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系统根据油箱中的压强对油箱中的水进行实时检测并添加,保证了水量的均匀、稳定。同时实现了油箱中气压真正的实时监控、可调、稳定。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储水箱的体积为100L~500L。优选的,所述的储水箱的体积为250L~350L。其中,储水箱中的水的体积≥被测油箱的体积+ 水路循环系统的体积+水路循环系统损耗的水量的体积。通常情况下,被测油箱的体积为30L~80L,水路循环系统的体积为15L~20L,水路循环系统损耗的水量的体积为0.01L~1L。
进一步的,变频泵的额定电压220V,通过变频泵输出的水量压强恒为 8Bar。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测试1~6bar下油箱内压强的稳定时间,以及 4~7bar下油箱的爆破时间。油箱内的压力通过比例节流控制阀以及比例阀控制模块6来实时控制调节。
进一步的,流入油箱的水路前安装一个水路汇流块10,从油箱内部引出一个管路到压力传感器汇流块11,直接反馈油箱内部的真实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雷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雷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6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埋混凝土楼板内的地漏巢排水管
- 下一篇:一种药物分析用药物溶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