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8480.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5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文成;金光涛;陈国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色锐毕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4 | 分类号: | H05K5/04;H05K5/02;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4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控制器 铝合金 外壳 铸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外壳铸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
背景技术
汽车控制器是用来控制汽车电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汽车的其它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就象是汽车的大脑,是汽车上重要的部件。市场上的汽车控制器外壳多种多样,铝合金外壳铸件的结构对汽车控制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性能都有直接的影响。而目前大多数汽车控制器的铝合金外壳铸件结构简单,通常只是作为包裹内部元器件的容器,安装和检修繁琐,另外,由于汽车控制器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内部易聚集大量的热量,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随着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断的抖动,其内部的元器件容易错位或损伤,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包括第一铝合金壳体和第二铝合金壳体,所述第一铝合金壳体位于第二铝合金壳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铝合金壳体和第二铝合金壳体均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一铝合金壳体靠近第二铝合金壳体的一侧设有两组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铝合金壳体靠近第一铝合金壳体的一侧设有两组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均设有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第一铝合金壳体和第二铝合金壳体的两侧壁均设有倾斜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二铝合金壳体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槽,且滑槽与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铝合金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滑球,所述滑球的一部分延伸至卡槽外,且滑球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两侧均设有减震柱,所述第二铝合金壳体底端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壁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上焊接有弹簧柱,其中弹簧柱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柱的顶部,且弹簧柱的一端与减震柱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二铝合金壳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铝合金壳体和第二铝合金壳体均包括第一凸起外壳和第二凸起外壳,其中第一凸起外壳和第二凸起外壳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一凸起外壳和第二凸起外壳垂直交叉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设置于第一凸起外壳的两侧,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水平块体分别焊接于第二凸起外壳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通孔靠近第一铝合金壳体和第二铝合金壳体的一侧所处水平高度大于通孔远离第一铝合金壳体和第二铝合金壳体的一侧所处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靠近固定孔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加厚层,其中加厚层上设有圆孔,且圆孔与固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铝合金壳体的外侧壁与底座的顶端之间焊接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板,且第二铝合金壳体、支撑板和底座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柱的直径小于放置槽的直径,且减震柱与放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长度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倾斜设置的通孔在避免控制器内部进液体的同时提高该铸件的透气性能,方便随时排放控制器内部聚集的热量,增加控制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铝合金壳体和第二铝合金壳体分开设置,利用两个固定板进行紧密固定,方便安装和检修;通过在固定板和第二铝合金壳体的底端内壁之间增设减震柱和弹簧柱,方便在弹性的作用下降低汽车抖动时对内部元器件的损伤程度,进一步提高汽车控制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计布局合理,散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汽车控制器的安装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控制器铝合金外壳铸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铝合金壳体、2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4第二铝合金壳体、5通孔、6固定孔、7支撑板、8滑槽、9滑球、10减震槽、11固定板、12支撑柱、13减震柱、14底座、15安装孔、16第一凸起外壳、17第二凸起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色锐毕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色锐毕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8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用视频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