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使用和携带的点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6987.5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付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远声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7/14 | 分类号: | F23Q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高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9 | 代理人: | 黄启法,王健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使用 携带 点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点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和携带的点烟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实用性和环保的角度来说火柴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打火机,所以说打火机作为一种小型取火装置,以其优异的抗风、抗湿性能以及在较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能使用的特点,在生活中主要用于吸烟取火,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
由于现在传统打火机都是用液化燃气作燃料,当遇到高温和强烈撞击时都可能爆炸,当然恶劣的打火机的外壳易损坏也可能发生爆炸,对于抽烟的人来说,打火机又要随身携带,所以随身携带气体打火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传统打火机内的气体会随着打火机的使用被逐渐耗尽,所以当气体耗尽后便不得不更换打火机,不经济,或对打火机进行充气,不安全。
目前市场上有电子点烟器,用的是锂电池,其输出电压是2.5V~4.2V,其输出电流是1.5A~2A。市场上普遍的发热体的3.7V、2A、1~3欧姆,也就是说带动发热体的电流更大,耗电更快。目前移动电源输出电压为5V,OTG/USB输出电压为5V,常规点烟器无法应用在手机、移动电源、充电器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用于移动电源、手机、充电器上的点烟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于使用和携带的点烟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内容为:一种便于使用和携带的点烟器,包括电路板、发热体、外壳、电源插口,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安装壳,电路板集成装配在安装壳内,安装壳两端伸出有连接电路板的电源插口;电路板靠近上盖一侧设有发热体和触动开关,上盖中部设有对应发热体的点烟口或对应触动开关的滑块,上盖上设有对应滑块的条形缺口,所述滑块滑动装配在条形缺口内;所述电源插口包括公座和母座,外壳前端设有对应公座的密封盖。
作为优选地,所述公座包括Lightning接口、USB接口、和USB Type-C接口;所述母座包括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上述接口可 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型号的手机、移动电源、充电器等。
作为优选地,发热体通过安装底座连接在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点烟口内沿设有延伸至安装底座的隔热套。
具体地,所述隔热套为耐火材料制成,包括陶瓷或坩埚。
作为优选地,外壳侧沿设有横向贯穿的连接孔。
作为优选地,所述触动开关控制端为弹性簧片,所述滑块通过沿条形缺口滑动对弹性簧片实现挤压触动。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电池。
有益技术效果:本装置充电端设有公座和母座,公座可用来取电,能够直接插在手机、电脑、移动电源、充电器即可使用;母座可让数据线插入,可对电池充电,也可直接取电用于点烟,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在没电时便于进行补充,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本装置结构简图;
图2公座为USB插头的结构简图;
图3公座为安卓手机插头的结构简图;
图4电路板安装简图;
图5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外壳1
密封盖2
发热体3
隔热套4
连接孔5
条形缺口6
滑块7
USB插头 8
电池9
电路板10
弹性簧片11
上盖1a
安装壳1b
安卓手机插头8a
母座8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一种便于使用和携带的点烟器,参见图1、4、5:包括电路板10、发热体3、外壳1、电源插口,外壳1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1a和安装壳1b,电路板10集成装配在安装壳1b内,安装壳1b两端伸出有连接电路板10的电源插口;电路板10靠近上盖1a一侧设有发热体3和触动开关,上盖1a中部设有对应发热体3的点烟口或对应触动开关的滑块7,上盖1a上设有对应滑块7的条形缺口4,所述滑块7滑动装配在条形缺口4内;所述电源插口包括公座和母座,外壳1前端设有对应公座的密封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远声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远声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6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