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用短尺寸串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1981.9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肖洋;张俊娴;位文凯;田若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轮 压路机 尺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用短尺寸串泵结构,属于压路机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主要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压实,为保持良好的贴边压实视野和压实效率,设计时均将其车架宽度做到尽可能短,同时现有液压系统布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分别安装在车架5上的发动机4、振动筛3、驱动泵1和振动泵2,即采用单泵驱动+单泵振动+分振阀的控制方式,其中振动系统采用的是一泵+两马达的串联系统。
如果采取上述液压系统,虽然从结构上可以解决串泵轴向尺寸的问题,但从系统原理和性能匹配上无法实现高频振动,且极容易出现拍振现象,导致压实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短尺寸串泵结构,可解决车架宽度短布局需求,又可满足双泵高频振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用短尺寸串泵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发动机和泵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发动机上的驱动泵、前振动泵和后振动泵;
所述驱动泵、前振动泵和后振动泵组成三联串泵,三联串泵的各泵相互间通过内部花键套与花键进行连接;
所述的泵支撑装置固定在后振动泵与车架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三联串泵的串联顺序依次为驱动泵、前振动泵和后振动泵。
作为改进,所述三联串泵的轴向尺寸总长为586±5mm。
作为改进,所述的泵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减震器;
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有若干通孔,支撑板通过后振动泵固定螺栓与后振动泵连接,所述减震器通过支撑板固定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固定螺栓安装在车架上。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有四个通孔,且四通孔呈菱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短尺寸串泵结构,采用三联串泵布置,其轴向短尺寸布局,满足了车架宽度短布局要求,同时可实现双泵高频振动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液压系统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机车架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联串泵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泵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泵,2、振动泵,3、振动筛,4、发动机,5、车架,6、前振动泵,7、后振动泵,8、泵支撑装置,9、减震器,10、减震器固定螺栓,11、支撑板固定螺栓,12、后振动泵固定螺栓,1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钢轮压路机用短尺寸串泵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5上的发动机4和泵支撑装置8,还包括安装在发动机4上的驱动泵1、前振动泵6和后振动泵7;
所述驱动泵1、前振动泵6和后振动泵7组成三联串泵,三联串泵的各泵相互间通过内部花键套与花键进行连接;
所述的泵支撑装置8固定在后振动泵7与车架5之间。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三联串泵的串联顺序依次为驱动泵1、前振动泵6和后振动泵7,采用此种串联顺序,有助于快速切换成需要的一泵+两马达的串联系统(只需拆除掉后振动泵7),即可实现低频振动,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三联串泵的轴向尺寸总长为586±5mm。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泵支撑装置8包括支撑板13、安装在支撑板13上的减震器9;
所述支撑板13的上端开有若干通孔,支撑板13通过后振动泵固定螺栓12与后振动泵7连接,所述减震器9通过支撑板固定螺栓11固定在支撑板13上,所述减震器9通过减震器固定螺栓10安装在车架5上。采用泵支撑装置8,可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支撑板13的上端开有四个通孔,且四通孔呈菱形布置,将支撑板13安装在后振动泵7上更稳固,整体结构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短尺寸串泵结构,采用三联串泵布置,其轴向短尺寸布局,满足了车架宽度短布局要求,同时可实现双泵高频振动等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19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