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冷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8086.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4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兵;张炳文;胡波;袁明辉;郭林;罗庆保;朱道龙;郭云霞;杨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0 | 分类号: | F24F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装置 冷量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散热装置 模块化 冷站 设备利用率 冷水供水管道 能源利用率 方向相反 工作效率 管路连接 机械制冷 冷水回水 三种模式 散热设备 输送设备 运行模式 自然冷源 阀门 启停 直连 合并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冷站系统,包括模块一和模块二;所述模块一中设置第一制冷装置,模块二中设置散热装置、冷量输送装置、第二制冷装置,冷量输送装置、第一制冷装置、散热装置、第二制冷装置由冷水回水管道至冷水供水管道依次管路连接;第一制冷装置和第二制冷装置之间有两条方向相反的管路直连。本实用新型设备利用率高,自然冷源与机械制冷的输送设备与散热设备合并,设备数量少;切换流畅,设备不需要启停,只需要切换阀门即可,工作效率更高;多种运行模式,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自由在三种模式进行切换,使能源利用率达到更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冷站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中央空调分为几种方式,一种是不需要冷却水系统的风冷式冷水机组,一般如果采用这种方式,中央空调设备只包括制冷设备与冷量输送设备,而且可放置于屋顶,无需占用太多的建筑面积作为空调机房,但是这种方式的制冷效率较低;另一种是需要冷却水系统的水冷式冷水机组,如果采用这种方式,中央空调由制冷设备、散热设备、冷量输送设备组成,这种制冷方式效率普遍优于第一种方式,但需要设计预留很大一块室内面积用于放置制冷设备与冷量输送设备。虽然两种制冷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是两种方式均有两个问题:
1、需要设置一套群控系统对其冷源设备进行能源管理和智能化控制,而且一般情况冷源设备供应商并不针对每个项目提供完整的群控系统,而且设计和工程施工往往存在脱节,施工质量往往无法达到设计目标,也无法对过程进行把控;
2、空调建设初期需将所有后期冷源都要一并设计,系统庞大,设计较复杂,并且需要将所有相关空调设备进行统一采购,可能只用到一套设备,却需要采购4套或者更多,初期投资大,所有设备均需要一并安装,安装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冷站系统,该模块化冷站系统设备数量少,便于拆分运输、现场整合,且可室外安装,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冷站系统,包括模块一和模块二;所述模块一中设置第一制冷装置,模块二中设置散热装置、冷量输送装置、第二制冷装置,冷量输送装置、第一制冷装置、散热装置、第二制冷装置由冷水回水管道至冷水供水管道依次管路连接;第一制冷装置和第二制冷装置之间有两条方向相反的管路直连,散热装置输出端支路连接至第二制冷装置输出接至第一制冷装置输入的管路上,该支路连接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电动执行器,冷量输送装置输出端支路连接至第一制冷装置输出接至第二制冷装置输入的管路上,该支路连接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电动执行器;第一制冷装置输出至第二制冷装置输入的管路还支路连接至第二制冷装置输出至冷水供水管道的管路上,且该支路连接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电动执行器。
所述模块一和模块二中至少一个为集装箱式。
所述冷量输送装置输出接至第一制冷装置输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电动执行器。
所述第二制冷装置输出直连至第一制冷装置的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喷淋靶流开关。
还设置有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
所述冷水供水管道近端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还设置有冷水供水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制冷装置至散热装置的管路连接上设置有冷却水回水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阀门电动执行器、第二阀门电动执行器、第三阀门电动执行器、第四阀门电动执行器有三种工作模式:
①自然冷源模式:第一阀门电动执行器、第三阀门电动执行器、第四阀门电动执行器开启,第二阀门电动执行器关闭;
②机械制冷模式:第二阀门电动执行器开启,第一阀门电动执行器、第三阀门电动执行器、第四阀门电动执行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8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雨的室外机房空调机组
- 下一篇:全新风吊顶式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