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量充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253.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云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倪金磊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充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绒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量充绒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成套的充绒机,一般都配备有羽绒称重机构,由羽绒称重机构称重后的羽绒经充绒头填充到预制的羽绒制品筒子内。上述充绒机必须等称重完成后才能进行充绒,充绒结束后才能进行一下次称重,等待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充绒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量充绒机,包括充绒箱和称重平台,充绒箱上设有送绒管,称重平台上设有充绒管和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以及设于称重传感器上方的承载件,承载件用于承载等待充绒的羽绒制品,充绒管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称重平台上,充绒管一端位于承载件的上方,充绒管另一端套于送绒管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定量充绒机,在充绒的同时,对充入的羽绒量进行称量,当达到预定重量时,即可停止充绒;从而更换成空的预制羽绒制品筒子,继续进行充绒,适合连续性操作,生产效率高。充绒管另一端套于送绒管外周,充绒管和送绒管之间留有空隙并不接触,因此充绒的过程并不影响对充入的羽绒量进行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送绒管上套设有管套,管套设有一开口,开口通过管路与设在充绒箱外侧的鼓风机相连通。由于充绒管和送绒管之间留有空隙,在充绒过程中,有少量的羽绒从之间的空隙泄露,通过鼓风机可以将管套中泄露的羽绒吸到外置的布袋中进行回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卡板,卡板与充绒管的外周相互配合,卡板通过驱动装置上下移动。卡板与充绒管的外周相互配合,可以将预制羽绒制品筒子的充绒开口卡住,避免羽绒从充绒开口泄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与固定件固定连接,卡板与气缸相连并通过气缸驱动其上下移动。气缸驱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送绒管上设有气管,气管与设于充绒箱内的气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高压气体是否通入,使得羽绒从送绒管进入充绒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绒箱内设有若干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桨以及驱动搅拌轴旋转的电机,搅拌轴水平架在充内,所述搅拌桨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电机安装在充绒箱外侧。该搅拌装置可以让羽绒在箱体中始终保持蓬松状态,不会导致阻塞,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阀、鼓风机、气缸、称重装置、搅拌装置通过线路与电脑控制器连接。通过电脑程序控制,即可实现自动化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绒箱上设有可视窗口。设置可视窗口可以方便工作过程中观察具体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定量充绒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定量充绒机,包括充绒箱1和称重平台5,充绒箱1上设有送绒管2,称重平台5上设有充绒管3和称重装置4,称重装置4包括称重传感器以及设于称重传感器上方的承载件,承载件用于承载等待充绒的羽绒制品,充绒管3通过固定件6固定于称重平台5上,充绒管3一端位于承载件的上方,充绒管3另一端套于送绒管2外周。
送绒管2上套设有管套10,管套10设有一开口,开口通过管路与设在充绒箱1外侧的鼓风机相连通。
还包括卡板8,卡板8与充绒管3的外周相互配合,卡板8通过驱动装置上下移动。
驱动装置为气缸7,气缸7与固定件6固定连接,卡板8与气缸7相连并通过气缸7驱动其上下移动。
送绒管2上设有气管,气管与设于充绒箱1内的气泵通过管路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充绒箱1内设有若干搅拌装置9,搅拌装置9包括搅拌轴、搅拌桨以及驱动搅拌轴旋转的电机,搅拌轴水平架在充绒箱1内,搅拌桨安装在搅拌轴上,电机安装在充绒箱1外侧。
电磁阀、鼓风机、气缸7、称重装置4、搅拌装置9通过线路与电脑控制器连接。
充绒箱1上设有可视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云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云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鹤管防滴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济高效的臭氧无害分解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