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轴承防尘套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3530.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朱毅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轴承 防尘套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关节轴承防尘套模具。
背景技术
中国工程机械密封技术发展已经走过50多年历史,从最开始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飞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密封技术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橡胶油封是工程机械中的易损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导致机械设备漏油,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非常频繁地更换橡胶油封。目前,国内油封模具造型高昂,结构比较复杂,制作的油封精度较低,成本较高,因此,大多采用国外进口的油封,其供货严重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关节轴承防尘套模具,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关节轴承防尘套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倒模中心轴;
所述下模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二通道;
所述下模上端设有环形的倒模凸台,所述倒模凸台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的上端通道口处;
所述上模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与所述第二通道同轴的第一通道;
所述上模下端设有与所述倒模凸台对应的环形的倒模槽,且所述倒模槽同轴设置在第一通道四周;
所述上模下端设有环形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同轴设置在所述倒模槽四周;
所述倒模中心轴包括第一圆台和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台上端的第二圆台,所述第二圆台的尺寸小于第一圆台的尺寸,所述第二圆台和第一圆台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匹配;
合模时,所述倒模凸台伸入所述倒模槽内并留有间隙,所述限位凸台的下端端部与所述下模的上端贴合,所述第二圆台伸入所述第一通道内,且其外壁与第一通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圆台伸入所述第二通道内,且其外壁与第二通道的内壁接触,所述倒模中心轴和限位凸台通过倒模凸台与倒模槽之间的间隙连通,并形成密封的倒模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准,生产成本低,制作出的密封件质量较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倒模中心轴的中部同轴环设有第三圆台,且所述第三圆台位于所述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之间,所述第三圆台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圆台的尺寸且小于所述第一圆台的尺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利于油封的成型,该利用间隙可充分挤压出下模倒模槽内多余的胶体。
进一步,所述下模和所述限位凸台贴合处形成溢胶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合模过程中,该利用溢胶腔可充分挤压出下多余的胶体。
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上端环设有第一溢胶槽,且所述第一溢胶槽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四周,所述限位凸台下端对应所述第一溢胶槽的位置环设有第二溢胶槽,合模时,所述第一溢胶槽和第二溢胶槽的槽口相互靠近合拢,并形成溢胶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模、下模和倒模中心轴合模时,溢胶腔利于溢出存放较大量的胶体,从而确保模具成型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第一溢胶槽和所述第二溢胶槽的槽口截面为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上模的下端的外侧环设有缺口,合模时,缺口与下模形成启模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模、下模和倒模中心轴合模时,方便启开。
进一步,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均为圆柱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形美观,尺寸相等利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轴承防尘套模具的剖面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关节轴承防尘套模具的合模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关节轴承防尘套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倒模中心轴3;
下模2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第二通道21;
下模2上端设有环形的倒模凸台22,倒模凸台22同轴设置在第二通道21的上端通道口处;
上模1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与第二通道21同轴的第一通道11;
上模1下端设有与倒模凸台22对应的环形的倒模槽12,且倒模槽12同轴设置在第一通道11四周;
上模1下端设有环形的限位凸台13,限位凸台13同轴设置在倒模槽12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3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人电子履历形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通用模组与成型装置